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世纪新能源网、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浙江缙云县巧打“光伏+”组合拳助推乡村振兴

   2018-04-04 缙云县发改局42630
核心提示:近年来,缙云县光伏发展密切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探索创新光伏+模式,通过巧解资金筹措、项目落地、企业选择等推进难题,联动
近年来,缙云县光伏发展密切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探索创新“光伏+”模式,通过巧解资金筹措、项目落地、企业选择等推进难题,联动打好光伏+经济薄弱村转化、光伏+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光伏+农民增收、光伏+移民后扶四大“组合拳”,呈现出城乡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以点带面、遍地开花”的良好发展态势,成功探索出“可实施、可推广、可复制、可示范”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一、聚焦精准扶贫,打好四大“组合拳”

“组合拳”一:光伏+经济薄弱村转化。为从根本上彻底、有效破解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问题,谋划推出了“光伏+经济薄弱村转化”的第一个组合拳。通过在经济薄弱村建设小型光伏电站,帮助村集体增收,一次性的光伏电站建设投入,可以帮助一个“零收入”的经济薄弱村,实现25-30年取得持续稳定的发电收益。目前,全县已实施了20个单体60KW的“光伏助村”村级光伏电站,每年每个项目可为项目所在村增加6万元左右的村集体收入。

“组合拳”二:光伏+低收入农户奔小康。为保证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将光伏与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结合,谋划实施了“光伏+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的第二个组合拳,也就是“光伏助困”项目。如利用笕川村集体屋顶和小学屋顶建设的120KW“光伏助困”试点项目,每年产生发电收益12万元以上,全部分配给村里约60户低收入农户。电站产权由村集体所有的模式,破解了低收入农户无安装地点及人员动态增减的问题。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又实施了20个单体60KW的“光伏助困”村级光伏电站,每个项目每年可以产生6万元左右发电收益用于项目区域低收入农户脱贫奔小康。

“组合拳”三:光伏+农民增收。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从2015年开始,在新建镇笕川村开展“光伏助农”试点基础上,又推出了“光伏+农民增收”的第三个组合拳,给予农户一定资金补助,鼓励农户安装家庭屋顶光伏电站,并由县发改局牵头电力、建设、乡镇和信用联社等单位,全程服务指导试点工作,共发展家庭屋顶光伏示范户215户。通过示范村的建设,提高全县群众对光伏的认知度,带动家庭屋顶光伏市场化发展。截止2017年底,全县已发展家庭屋顶光伏1620户,总规模12463KW,户均安装规模7.69KW,安装农户每年户均增收7千余元。同时,还利用本地的荒山荒坡和垦造耕地资源,进行农光互补项目开发,实现资源的立体增值。目前,已建成晶科缙云20MW和京能缙云15MW两个大型光伏地面电站。通过农光互补开发,让1000多亩荒地种上蔬菜、药材得以重新利用,100多位村民成了电站的专业农民,500余户农户1300多人从荒弃土地上得到了稳定的租金收益,租金由不到100元/亩.年提高到300多元/亩.年。

“组合拳”四:光伏+移民后扶。移民村集体和移民户增收一直是移民后扶中的两大难题,为此,密切结合当地移民村情况实际,谋划实施了“光伏+移民后扶”的第四个组合拳。红锦村是为安置滩坑水库移民在缙云县新建镇新建的一个独立行政村,为解决移民村集体和移民户增收问题,利用红锦村集体屋顶和租赁19户移民户屋顶,建设一个100KW的屋顶光伏电站。通过实施该项目,村集体每年增收7万元左右,屋顶出租户每年每户增收1000多元。为提高移民后扶效果,又在红锦村实施“光伏+移民”升级版,该项目通过补贴+光伏贷的方式,在全村屋顶安装光伏电站,收益由村集体和移民户按比例分享。项目建成后,户年均可增收6000余元,村集体年可分享收益30多万元。县内正在实施的缙云抽水蓄能电站和潜明水库两大工程,共涉及移民4425人,在移民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均预留了屋顶光伏安装的条件。

二、整合全程资源,破解三大“推进难题”

破题一:资金难题---多渠道整合资金,上下共筹解“无米之炊”。在农村光伏项目推进中,通过利用整合省补资金、地方配套、补助等多种筹资渠道,分类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难题。由政府投资的助村助困项目,通过整合省补可再生能源、扶贫、经济薄弱村转化、移民等省补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将资金汇到一个池子,集中解决扶贫难题;对企业或农户投资的农光互补和家庭光伏等项目,通过补助加业主自筹方式,以小资金带动大发展。目前,共已整合和配套1.72亿元资金用于助村助困项目,发放农村光伏项目补助资金1363.6万元。

破题二:选址难题----多方位落实选址,因地制宜促“落地生根”。通过统筹政府屋顶、学校屋顶、村集体屋顶、村小学屋顶、租赁村民屋顶及利用荒山荒坡,以户、村、县三级电站协调发展的方式,全面解决光伏扶贫电站选址难题。对于本村(户)有建设条件的,建设村(户)级光伏电站解决本村(户)的扶贫问题,本村(户)无建设条件的,通过建设大型地面电站全县统筹解决。共统筹安排出建筑屋顶15万平方米、荒山荒坡2800亩用于农村光伏项目发展,为农村光伏扶贫类电站的建设解决了选址难问题。

破题三:准入难题----多方式选择企业,分类施策保“质优价美”。根据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项目性质的不同,采取邀请招投标、公开招投标、设定标准自主选择等多种方式,科学选择参与农村光伏项目建设的企业。同时,对进入农村市场开展光伏安装业务的企业采取准入备案管理,对企业的资质、产品质量、合同条款、产品价格设定明确标准,最大限度保证项目质量稳定和价格优势。早期建设的笕川“光伏助农”示范项目,考虑市场还不成熟,通过邀请招投标的方式,由村双委、村民代表投票产生建设企业。在去年的家庭屋顶光伏示范村建设中,光伏销售已基本市场化,通过出台规范标准、企业报备等方式,指导农户在符合要求的企业中自主选择。对于由政府投资的助困助村项目,严格按照规定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建设企业。

三、坚持提质增效,彰显三大“效力”

效力一:通过示范带动,激发市场活力。从2015年开始,先后在新建镇笕川、红锦等村建设了“光伏助农”、“光伏助村”、“光伏助困”等示范项目42个。并利用多种形式积极进行宣传引导,共计带领村双委干部到示范项目参观考察260人次、制作播放光伏发电宣传片35场次、利用报纸网站等媒体刊登光伏科普宣传报道30余篇,发放《光伏发电产业政策文件汇编》、《缙云县光伏助农宣传手册》等资料1500余册。通过项目示范引导和多形式宣传,带动了农村市场对光伏产品的主动需求。广阔的市场需求同时催生了一大批光伏建设企业,目前,缙云已有56家光伏企业在开展农村光伏业务,众多企业的参与,促进了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效力二:通过精准服务,增添发展动力。严格按照最多跑一次的精神简化光伏项目备案程序,自然人光伏项目全部由电力部门登记后统一备案,非自然人光伏项目全面采用网上备案,在审批上做好支持,截止2017年底,全县共备案光伏项目1838个。同时,做好电网支持。对农村光伏项目开通并网绿色通道,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并网工作。对暂时不具备接入条件的光伏项目,及时开展变压器增容和线路改造工程建设,2017年共为光伏项目增容变压器10台,线路改造12公里。并且做好金融支持。推动光伏企业和金融企业进行对接,加强双方合作,积极引导银行加大商业模式创新,更深更广参与农村光伏建设。目前县内共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开展了光伏贷业务,共为1136个农村光伏项目解决了约2.1亿元的项目建设资金。

效力三:通过规范管理,确保持续发力。面对农村光伏发展中出现的市场不规范、质量难保障、售后服务困难等问题,近年来,相续出台一系列文件进行规范。2016年出台《缙云县鼓励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意见》,对光伏项目的备案管理、政策支持、部门职责等进行明确。2017年,制定《缙云县光伏项目建设企业备案条件要求》,对进入本县农村开展光伏项目建设的企业提出企业资质、产品质量、售后保障等具体要求。今年年初,又出台《推进和规范建筑屋顶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光伏项目的准入区域、建设安装方式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通过规范管理,保障光伏项目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持续发力。

通过积极努力探索创新,缙云县的“光伏+”组合拳模式和为乡村振兴发展带来的成效受到了《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并成功列入省首批清洁能源示范县。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村级光伏助村助困项目42个、家庭屋顶光伏1620户、大型农光互补地面电站2个。成功帮助4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重点扶贫村转化,660户贫困户脱贫,带动一大批农户、移民增收。同时,解决全县经济薄弱村转化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的42MW“光伏小康”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巧打“光伏+”组合拳的缙云发展模式,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标签: 光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