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取得如此稳定的成绩,主要取决于N型双面发电电池生产材料天然特性良好、双面增益高、可靠性高等优势。”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波表示,双面组件根据晶硅基底的不同可分为P型双面和N型双面,目前可量产的双面电池结构中以P型PERC双面、N-PERT双面以及HIT为主。N型双面相较P型PERC双面具有一定材料上的天然优势,包括少子寿命高、无光衰、弱光性能好、温度系数良好、对金属杂质容忍度高等。

双面增益方面,相比P型PERC双面,高双面系数(即标准测试条件下,背面电参数与正面电参数之比)成为N型双面又一大优势。N-PERT、HIT的双面系数可高于90%,IBC约为80%,而PERC的双面系数就一般量产技术而言,约为65%~75%。据某实验电站数据显示,72片双面PERC组件(功率350W,正面功率)与60片常规多晶组件(功率280W)相比,2017年6、7两个月平均发电增益为12.04%。据英利山西汾阳分布式电站数据显示,其60片N型双面组件(功率310W,双面功率),与60片常规多晶组件(功率280W)相比,2017年11至2018年3月五个月月度平均发电量增益17.32%,最高33%。
可靠性方面,PERC双面工艺背面需要激光开槽,这会弱化其本身的机械性能,在电站应用过程中增加隐裂、碎片的概率,影响组件的可靠性;而N型电池目前的技术中都没有用到激光等工艺,不会对硅片造成额外损伤,而且两面都刷银浆,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N型双面通过严于常规IEC标准测试6倍的抗PID测试和严于常规IEC标准测试4倍的湿热老化测试,在抗PID、抗湿热性能方面,有着超强的能力,保证其特殊环境下的可靠性。此外,自清洁性等特点也是N型双面技术优势所在,尤其在高积雪地区,当常规组件因积雪覆盖停止发电时,英利“熊猫”N型双面发电组件背面利用雪地反射光发电,且发电产生的热量加速正面融雪速率,综合发电量更高。
“基于以上技术优势和产品特性,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英利‘熊猫’N型双面发电组件已相继通过CGC鉴衡、美国UL和TüV莱茵国内外三大知名认证机构的双面产品认证,也是全球唯一一款齐获三大认证的双面发电产品。”于波表示。
据了解,行业专家普遍认为,今年将是双面组件快速发展的元年。531新政之后,“领跑者”项目已成为国内下半年主要的内需市场之一,其中“应用领跑者”中双面组件总中标量约为2.6GW,占比达52%;“技术领跑者”三个基地6个标段中更是有4个标段申报了双面技术。尽管N型双面相较PERC双面有更多材料、性能上的优势,但目前市场主流却仍是PERC技术,归根结底在于PERC更低的成本带来的价格优势。
于波表示,未来N型双面技术如何实现有效降本,将成为其提升市场竞争力、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一方面,需要规模化效应来实现N型硅片端的降本,此外通过多主栅等技术来降低银浆耗量,从而实现N型电池片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来讲,需要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工艺管控,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叠加提升组件功率等降低生产成本。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