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通威复工复产的相关情况,刘汉元表示,面对防疫和生产的客观要求,通威在全国的分、子公司已陆续复工复产。其中,农牧板块复产率达到90%—95%;太阳能电池板块从2月4日陆续开始复工,目前已经恢复100%产能发挥;高纯晶硅板块,春节以来不停工,各项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在公司强有力的防疫举措下,未出现一例确诊或疑似病例,实现了防疫生产两不误。
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增速放缓的转型期,如何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刘汉元表示,疫情在全球蔓延升级,让全球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由于国内的疫情相对可控,以基础物资生产加工为主的一、二产业产能绝大部分得到恢复,在出口对经济的牵引拉动明显减弱和不确定的情况下,必须要发挥投资和消费这“两架马车”在国内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刘汉元表示,清洁能源的环境友好、可持续,成本的不断降低,让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成为一劳永逸的能源解决方案。从发电成本来看,光伏发电在中国西北的内蒙、新疆、青海,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发电成本只有2毛钱,已经看齐中国水电发电的最低成本;在中国东部地区光伏发电成本不到4毛钱,已经和煤炭发电成本持平。所以,无论是从宏观还是经济性上讲,光伏发电已经完成了平价上网的“临门一脚”、“最后一公里”。
在刘汉元看来,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英国于2015年12月关闭了最后一家煤矿,并宣布近期将关闭国内所有的燃煤电厂;德国计划到2050年实现总发电中可再生能源占80%以上;欧盟计划到2050年实现净碳排放量为零。目前中国60%—70%的电力来源于煤炭发电,如果我们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实现能源增量的70%,存量的30%到50%的清洁化替代,将会从投资和消费两个维度拉动国内的市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