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荣,再次回到人们视野的时候,似乎已经洗尽了铅华,他说他从未离开过这个行业。
人们似乎习惯了将施正荣与苗连生相比,因为他们有太多的相似,又因为他们有太多的不同。
相似是因为他们创业、辉煌、低谷,都曾经撑起中国光伏行业的“一片天”;不同是因为面对危局,施正荣并没有搭上自身财富,为尚德博得一线生机;苗连生几乎倾尽自己全部的身家去争取英利的生存,成为英利的图腾。苗连生,业内都愿意叫一句老苗,只因为他的坚守与奉献。
他俩就如同戏剧中的矛盾冲突。
老苗曾经说过:“产业有什么放不开的?退休了就当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老苗放开了么?施正荣未曾放开!
其实很多光伏人都未曾放开!光伏是这些人的执念吧!
原国家能源局长张国宝老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应该记住无锡尚德的施正荣先生和保定英利的苗连生先生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他们正是在本世纪初以企业家的眼光创立了光伏电池生产企业,施正荣先生带来了光伏技术,带动了中国光伏电池的工业化生产。当然他们在后来的经营中遇到了问题,但我们不能仅以成败论英雄,应承认他们的历史功绩。”
今年苗连生64岁,施正荣57岁。
败走尚德 施正荣跌宕的上半场
不问西东。
其实说施正荣,是绕不过去杨怀进、赵建华二人的,三者并称为“扬中三杰”。虽然现今三人各有归处,但是三人在光伏行业所做出的成绩,能出其右者不多。
杨怀进与施正荣、赵建华的更多交集是其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施、赵二人师从马丁·格林。而杨怀进则看好光伏。
1998年,我国建设一个3MW的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当时苗连生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就是在此年英利成立了。
此项目的提出,让杨看到了中国光伏产业的机会,与施、赵二人提出回国搞光伏的想法,而最终的方案是杨怀进提前回国“打前站”。
也就因为这一次回国,拉开了施正荣光伏事业的序幕。
2000年,施正荣回国创业。时有报道施正荣当时是变卖了家产,带着40万美元回国创业,当然也有坊间传言并未有此40万,但是前者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但是存在与否,这个金额在当时做光伏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也就有了施正荣“只要给我800万美元,我给你一个世界第一大企业”的创业故事。然而在那个时候,终是没人愿意买单。
后经过杨怀进的穿针引线,曾任无锡市经贸委主任的李延人与施正荣相识,无锡“接纳”了施正荣。
2001年1月,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立,施正荣4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参股,共占25%股份,李延人并未拥有股份。
李延人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拉来了无锡市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无锡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科达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无锡市国联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小天鹅集团、无锡水星集团、无锡山禾集团、上海宝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八家企业,为尚德出资600万美元。
也有人分析尚德成功融资的背后是无锡政府的支持,否则尚德难以获得诸多国资背景企业的相助。
李延人出任公司董事长,施正荣为公司总经理,杨怀进为总经理助理。当时的分工是李延人负责拉投资让公司正常运转,施正荣负责企业内部管理,杨怀进负责产品销售。而在尚德内部也形成了以李延人为代表的的本土派和以施正荣为代表的海归派。这或者已经为后续尚德“内讧”埋下了伏笔。
后期,李、杨二人都离开了尚德,在海润有了再次的合作。
2002 年9 月,尚德完成了第一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安装,但市场困境让尚德举步维艰,在数月后,已有骨干开始离开。
也许就是在此时,施正荣开始思考自己的改变。
此种困境一直持续到2003年,在此三年中,尚德、李延人、施正荣都过得不容易。
2003年,我国提出了西部广泛利用太阳能的计划。也就是在此年,尚德开始扭亏为盈,并实现了1.3亿的销售收入。次年,也就是2004年,随着德国能源政策的调整,全球太阳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恰在2004年,尚德发生了两件事情,杨怀进和李延人相继离开了尚德。
对于杨怀进离开尚德的原因,并没有更多的信息流露。无论是尚德方面,还是杨怀进方面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相关信息显示,2004年7月31日,在中电集团董事长陆廷秀的支持下,杨怀进与赵建华夫妇组建了中电光伏。也有人说杨怀进的出走是对自身只作为技术入股的“配角”不甚满意。
对于李延人的离开,坊间的说法是面对当时困顿的局面,李、施为代表的双方陷入了“夺权”局面,而某位技术骨干的离职将“内斗”搬上了明面。最终施获得了相关支持。
2004年9月,尚德宣布李延人不再担任董事长。
对于李延人的离开,有报道说,李延人曾说过“一个没有股权的董事长,在关键问题上没有发言权” 、“亏损的时候大家相安无事,而一旦企业开始盈利、上市,涉及利益分配,矛盾就产生了” 。
施正荣亦从未否认李延人对尚德贡献。施曾表示:“李总与整个企业的运作以及企业成长息息相关。说实话,如果没有他的支持,就没有公司第二条生产线、第三条生产线。”
当然,对于李延人的离开,还有一种解读——尚德私有化的必然。
2005年上半年,尚德从高盛、英联、龙科等国际著名投行募集8000万美元资金,完成了对尚德所有国内股东的股权收购,迈出了海外上市的关键一步。此笔募资的额度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当然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或者也算得上“赚的盆满钵满”,也不枉期间的鼎力支持。
2005年12月,尚德成为第一个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成功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尚德成功融资4亿美元,施正荣以23亿美元的身家,成为中国新首富。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去挣一分钱,我就花钱。”这句话似乎从此成了施正荣的一个标签,成为他改变的一个佐证。每每有相关报道都会提及此句话。
而至此之后,诸如斥资20万美元参加达沃斯论坛、与戈尔共进晚餐、与查尔斯王子谈合作、车库里十辆豪车……
在此阶段,施正荣获得了诸多的荣誉和称号。风头很劲。
尚德开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到2006 年时,尚德的生产量已经达到270MW,而尚德2002年第一条产线建成后,产能仅仅为10MW。五年的时间,尚德的生产量涨了26倍。
然而也正由于全球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硅料价格从2006年开始上涨,到2008年的时候,原本22美元一公斤的硅料涨到了500美金一公斤。
尚德在2006年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与MEMC签署了十年价值50-60亿美元的合同。此次签约让尚德在后续的几年中拥有足够的硅料。然而后续随着硅料价格迅猛下跌,该次合作在2011年以尚德赔付2.12亿美元而终止。
而亚洲硅业在2006年12月30日成立了。
坊间传闻,亚洲硅业首任董事长王体虎与施正荣相识于澳大利亚留学期间。2006年和2007年王体虎同时担任尚德的副总裁,主要负责硅材料和高效太阳电池开发研究。
尚德与亚洲硅业关系密切。
2007年1月,亚洲硅业成立不到一个月时间,尚德与其签订了长达16年期限的15亿美元无条件支付合约,用来购买高纯度多晶硅材料。亚洲硅业的第一炉多晶硅才正式出炉是在2008年12月31日。
施正荣在亚洲硅业的系列操作后期也为诸多人诟病。
原材料获取稳定,尚德于2007年末,已经跻身全球行业领导者之列。
同样是在2007年,当年5月9日,尚德总投资3亿美元的电池基地落户上海,这是全球首个硅薄膜电池基地。但在2010年8月,尚德宣布停止该项目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而造成的损失在5000万美元至5500万美元之间。
相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08年,尚德营业收入从2.26亿美元大幅涨到了19.23亿美元,利润总额也从2820万美元提高到了8820万美元。
然而,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球光伏产业受到冲击,当然也包括尚德;2010年,尚德主业开始亏损;2011年,欧美双反开始,对“三头在外”的中国光伏企业带来沉重打击;2012年上半年,尚德股价跌到了1美元;2012年下半年,施正荣辞任了尚德CEO;2013年,施正荣辞任董事长一职。
当然,对于尚德的破产,坊间有人认为还有其他原因。
而对施正荣的争议也恰恰来源这个时候。
2013年3月20日尚德发布《尚德电力关于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的声明》称:3月18日,由8家中国的银行组成的债权人委员会已向无锡中院提交了对无锡尚德进行破产重整的申请;无锡尚德已于3月20日通知无锡中院,对此申请无异议。
而在此之前,有相关传闻是无锡政府并不愿意看到尚德的沦落,所以,施正荣面临两条选择:一是,政府出面购买该公司2013年3月到期的总额高达5.75亿美元的可转债,然后经国开行注资救助,但前提是需要施正荣将全部个人资产做无限责任担保;另一个则是上市公司尚德退市,然后将无锡尚德国有化。不过这些都被施正荣拒绝了。
当时报道说施正荣并非没有钱,而是其并不愿意。有报道说施正荣曾回复拒绝将个人资产进行担保的原因——已从尚德离职。
而也就是这点,人们总将施正荣与老苗进行对比。
当然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原因。
五年的时间,褪尽了施正荣身上所有的光环。施正荣留下了很多负面。当然,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
上迈开启 施正荣的下半场已经拉开帷幕
从高峰到低谷,施正荣用八年的时间尝尽了这一切。
面对如此种种,有多少人能够淡然、坦然面对这一切?即使施正荣也不行。
然后,施正荣似乎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而对于期间的各种报道,施正荣都没有回复,后来施正荣对此曾经表示过:保持沉默也是一种表达。也有媒体报道,施正荣曾表示,在合适的时候,会把要讲的话跟年轻人分享,“因为这是一种经历。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在创业的过程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何识人,如何综合整合各种资源。我是一个问心无愧的人,基于这些,我沉默也不觉得委屈。”
”
不知是不是看透了成王败寇,看透了起伏高低,这个无从知晓。
有人说施正荣回到了老家,然后回到了澳洲,洗衣、买菜、做饭,瘦了15斤。施正荣又找回了自己。或者这就是所说的洗尽铅华,更认清了自己吧。
施正荣再出发。
而在此期间,并没有施正荣更多的消息。
2016年,施正荣参加央视《对话》栏目,施正荣表示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行业,此时施正荣的身份是:尚德电力创始人。
2017年11月2日至4日,施正荣出现在了第九届无锡新能源大会,此时施正荣的身份是: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
2019年,上海SNEC展会,施正荣现场讲解产品,与同行交流。
2019年10月,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9胡润百富榜》,施正荣以25亿身家,再次入榜。
2019年春节前夕,施正荣在媒体上公开贺新春,此时施正荣的身份是:上迈新能源董事长。而相关资料显示上迈新能源成立的时间是2014年。
2020年11月12日,上迈新能源宣布,公司已经完成1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但无论在哪个场合,施正荣学者的气息都很明显,也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他是一个学者。
……
2020年11月25日,亚洲硅业正式向上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8854.17万股,计划募资15亿元。相关报道显示: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施正荣夫妇通过信托基金PowerSurge Trust间接控制亚洲硅业。不考虑超额配售,本次发行后其将控制亚洲硅业58.9350%的股份。
有人说,如果亚洲硅业成功上市,那么施正荣会拥有更多的财富。
那时的施正荣会是怎样的表现呢?
二十年,时间白了太多人的头发,而施正荣现在的形象似乎与创业的时候样子重合。现在的他,还是那个他么?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