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十数年,国内海上世纪新能源网市场终于一朝腾飞,不仅年新增装机量突破GW级,各省新增核准及开建的容量亦已达到历史新高。今年以来,海上世纪新能源网大风机赛道的角逐日渐激烈,第一梯队整机商投入的大兆瓦机组产品集中落地。
4月28日,金风科技(002202,股吧)(002202.SZ)8 MW海上世纪新能源网机组完成样机吊装。
6月8日,上海电气(601727.SH)8 MW海上世纪新能源网机组实现“黑启动”发电。
6月16日,太原重工(600169,股吧)(600169.SH)在2019年的年报中披露,其8 MW海上风机已通过设计认证,正式挤入拥有8 MW及以上海上风机的整机企业行列。
而7月7日,明阳智能(601615,股吧)(601615.SH)发布其最新的11 MW海上风机,一举再次刷新中国最大风机容量纪录,此机型功率仅次于西门子歌美飒的14MW与GE的12MW,为目前全球第三大海上风机。
国际国内海风巨头持续研发大风机为哪般?
从海上世纪新能源网开发较为成熟的欧洲市场来看,目前装机的主流海上世纪新能源网机组已经从过去的6MW提升至8MW,而10MW+的机型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海上世纪新能源网开发商的青睐。
5月19日,西门子歌美飒发布14MW海上直驱风机,型号SG 14-222 DD,叶轮直径达222米,成为目前全球正式发布的最大容量世纪新能源网机组。据悉,此款机型样机将于2021年下线,而上市时间则为2024年。
目前海上风机单机容量排名全球第二的是GE12MW机型。此机型已于2019年11月在美国马塞诸塞州进行了测试,同年已获海上世纪新能源网开发巨头沃旭集团(Orsted)100台的批量订单。
为什么国际国内海上世纪新能源网巨头纷纷大手笔加快步伐推出10MW+机组呢?
据行业资深人士介绍,风机成本占海上世纪新能源网项目建设成本约40%。风机的不断优化使得海上风场的造价有了显著的降低,关键基于两点:一,风机本身的单位成本持续下降,十年间此项成本降幅达50%;二,更为重要的是,风机单机功率越大,所需机位点越少,非风机成本越低。亦即,项目单位均摊的非风机成本越低。
以一个200MW海上风场为例,对比50台4MW机组和25台8MW机组两种方案:使用8MW机组所需机位点从50个降低至25个,整体基础及塔筒造价将直接大幅下降!同时,项目整体建设周期将大幅缩短,亦即大幅降低了吊装平台的租赁时长及费用!
不难测算,几个关键因素叠加对项目的非机组成本下降作用幅度可达30%-50%。即使假设风机本身成本不变,风场整体建设成本下降路径已经清晰可见。过去的数年里,海上风机主流单机功率稳步提升至5MW以上,不仅风机单机功率越来越大,风轮直径也越来越大,塔筒也越来越高了。
摩尔定律揭示了技术进步的速度,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世纪新能源网领域也存在类似规律:风机价格持续降低,而功率及性能均持续提升。为了满足这一系列变化,风机本身则从软件到硬件都需要进行一系列升级。
国际巨头先行试水,深远海开发近在眼前
2020年7月24日,明阳智能(601615.SH)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募集资金总额不超59亿元,其中10MW级海上漂浮式风机设计研发项目备受关注,此举被认为是公司高调进军漂浮式海上世纪新能源网领域的信号。
无独有偶,7月24日下午,海南省政府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海口举行工作座谈,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电投将设海南总部开发远海世纪新能源网,此举又透露了什么信号?
由陆地向海上世纪新能源网拓进,由近海向深海风资源探索,由海上固定式向漂浮式创新,世纪新能源网行业的新浪潮已然掀起。漂浮式世纪新能源网,被称为下一代海上世纪新能源网新技术。当近海资源开发逐渐饱和,海上世纪新能源网的发展势必走向风资源更丰富的深远海,而漂浮式世纪新能源网技术的应用将使可利用的海上风力资源扩大十倍,从而在能源转型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实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提出的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
漂浮式风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它能被安装在固定基础风机无法到达的水域,从而使可利用的海上世纪新能源网资源扩大十倍。截止2019年底,全球共安装了65.7 MW的漂浮式海上风机,分布于英国、日本、葡萄牙、挪威和法国。
根据目前已规划的项目,GWEC预测到2030年将会有6.2 GW的漂浮式海上风机投入使用,但如果相关成本下降的趋势加快,届时的装机有可能达到19GW。
从国内市场来看,前有整机企业开发漂浮式世纪新能源网技术,后有开发企业拟开发远海世纪新能源网,而国内首个漂浮式试验风场亦已完成招标。结合国际市场的试验结果与国内市场的实际开发利用情况,不难看出,漂浮式海上世纪新能源网市场已经呼之欲出。
展望未来,漂浮式世纪新能源网规模化商用后,还可以与海上油气平台结合,亦可以考虑通过海上世纪新能源网制氢。不仅有助于实现海上风场的附加收入,也可以推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实现低碳和环保目标。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