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工信部公示了2018年第一季度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征求意见稿),其中在有色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表中,包含了多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相关标准的制修订计划,共17项(见下表)。
2016年11月9日,工信部称,为促进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提升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指导、规范和引领作用,我部组织相关单位、标准化机构和技术组织等制定了《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
文件中提到,到2020年,锂离子电池标准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初步形成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协调配套的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制修订标准80项,其中新制定70项(强制性标准3项、推荐性标准67项),修订推荐性标准10项,总体上满足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需求。
体系主要包括基础通用、材料与部件、设计与制程、制造与检测设备、电池产品等5大类。而正极材料及前驱体属于“材料与部件”一项,其相关标准正是该技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近几年,在电池材料方面,我国陆陆续续制定并出台了多项锂电池材料产品和相关检测方法标准,比如《钴酸锂》(GB/T 20252-2014)、《锂离子电池用碳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GB/T 30835-2014)、《镍酸锂》(GB/T 26031-2010)、《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GB/T 24533-2009)、《电池级碳酸锂》(YS/T 582-2006)、《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GB/T 26300-2010)等等。
分析人士指出,这些标准的逐步制定出台,将完善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提升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