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世纪新能源网、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这乱七八糟的动力电池江湖

   2019-06-24 日新社10670
核心提示:「这就说明了一件事情,欧洲人对棒子已经完全失望了!」看到《欧洲首个锂离子电池超级工厂即将建立,大众宝马纷纷投资》这条新闻
「这就说明了一件事情,欧洲人对‘棒子’已经完全失望了!」

看到《欧洲首个锂离子电池超级工厂即将建立,大众宝马纷纷投资》这条新闻的时候,一位大众汽车的内部人士恨恨地说出了这句话。

此君话里话外针对的其实就是大众汽车的动力电池的「合作伙伴」LG化学。也别怪人家态度如此地暴躁,换做是你,要是知道韩国人做出来这么突鲁反仗(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事情,你也会忍不住来一句:「凑不要脸!」

先报一个极低的供货价,把其他「友商」都挤走;捎带着再通过强行捆绑、打包销售的方式把LG集团内部其他公司的诸如车载液晶屏、仪表板、散热系统等零部件强推给车厂,让不少跟了大众多年的零部件供货商都滚了犊子;最后,就在整车厂花了无数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搞定适配研发和各种验证,一批批的整车等着排产下线上市的节骨眼儿上,他突然通知你:

「哎那谁,我们给你供应的动力电池涨价了,这是最新的协议——爱咋咋地吧。」

此时此刻,估计你连完犊子的心都有了。不过还得眼含热泪满脸堆笑地在采购协议上乖乖签上了字,转过身来心里却像吃了只苍蝇一样膈应。防不胜防,原来走过这么长的路,最坑还是LG的套路。

德意志民族骨子里透着高傲劲儿,就这么被韩国人玩地一愣一愣的。好歹人也是一家年销上千万辆的巨无霸车企,老大当了这么多年,从来都只有欺负别人的份儿,何曾受过这等「鸟气」?玩了这么多年鹰(供应链)的老司机,愣是被鹰给啄了眼了。

你也许会问「为了点利益,怎么就能让江湖上有头有脸有身份证的大公司行此卑鄙手段,做出此等有损商誉,顾脸不顾腚的事?」

是不是突然就觉得这个世界不那么美好了?哎~~,那是你没看清楚这个世界的真相,你要是知道了真相——只是更糟。

传统燃油车夕阳西下几成公认之定局,当未来的新星电动汽车还未曾突破最后一层束缚冉冉升起的时候,海平面之下的躁动那是必然的。动力电池又在电动车成本中占据大头,全球汽车制造业以数十万亿计的年产值注定会让无数「人」为之癫狂。

这乱七八糟的动力电池江湖,从来就不能平静。



一过了今年正月,广东省的深圳、惠州两城的电池厂或材料厂,在HR办公室门口等待面试的应聘队伍里,经常出现这种情形:

或是「来啦?」「嗯,来了。」继而相视一笑,沉默不语;

或是:「看你这么眼熟,你是比克出来的?」「咦~,你也是比克出来的?」「哪个部门的?我正极的。」「我生产的。」

越到后来,这种场景就越发常见。随着时间推移到今天,天变得越来越热,到最后大家都熟了。

以上情景不属虚构,如有雷同,证明正发生着。

整个2018年全年,深圳的老牌动力电池公司比克,尚以1.77GWh的装机量维持住了中国市场前十强(第六位)的脸面,但在进入2019年,却不知道把最后那块遮羞的底裤丢到哪儿了。

恶化的迹象从前年就开始显现,据长期关注电池厂人力资源信息的消息人士称,早在2017年比克就停止了春招和秋招了,并且这家公司对应届生的不友好也早就是名声在外的,这种把廉价劳力用过实习期就想方设法地裁掉的行为本来是很多中小企业的惯用伎俩,没想到今天连「浓眉大眼」的比克都干得出来。

据一位从比克跳槽出来的仁兄对燕十柒透露,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比克在财务上就已经显现捉襟见肘,拖欠工资渐渐地就成了一种常态(一般都是两个月),到年底就开始裁员。所以之后的局面就是,还没被裁的因为发不出薪水人心惶惶,只能选择「无可奈何花落去」,被裁了的更是「此处不留爷,爷去比亚迪」。

这些人,有的去了贝特瑞做负极材料,有的来到比亚迪或亿纬锂能,用一位跳出来的仁兄的话讲,「无论是研发设备、工作环境还是福利待遇,都比那强太多了」。



比克的三尺之冰非是一日之寒冻的,或者说得玄乎点就是「其悲剧命运从一开始就是注定了的」。从把圆柱形动力型电池作为唯一产品线的那天,就注定了。

燕十柒曾经撰文说过圆柱形电池势必将走向没落,「从事物发展和商业发展的规律和本质来看,圆柱电池不是因车而生,只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方形和软包工艺和技术不成熟时代的产物。而只有因车而生的两种电池形态才会发展成主流。」

一开始就押错了宝,只能怪自己点背。

非主流的产品就决定了客户的非主流。看看这占到比克市场份额几乎100%的三大「巨头」吧:江铃、海马(包括小鹏)和众泰,即使在国内也勉强算得上是三线车企,在国际国内强势品牌杀进新能源市场的时候,这些弱鸡几无招架之力。

偏又屋漏还遇连夜雨,本来客户就少,客户还总想着往外逃。江铃的配套逐渐转向了卡耐,而更不「仗义」的小鹏,在产能提升销量渐佳的消息一天天密集放出的同时,他换电池供货商了。无论是公布出来的供应商换成松下在国内扶持的「代理」联动天翼这样的大道消息,还是「为了挤进宁德时代的供货名单而奉上1亿元开发费」这样的小道消息,可谓是刀刀扎心。

更兼新能源补贴渐消,车企自身都难保,怎会保证给上游供应链回款?没有回款就意味着资金链要断,资金链一危险——想想一年前这个时候的沃特玛吧。

当这波新能源大热潮开始退却的时候,真正的问题才开始显现。另一家遭遇资金危机的是捷威动力,此君因被复星集团投资而名重一时,外人眼中捷威傍上了复星这样的土豪,下半辈子应该衣食无忧才对。奈何广昌一开始就动机不纯,本想借着新能源的风口为复星集团再添上一枚上市子公司,没奈何这阵风起地快落地也快,砸手里也就不想再往里投钱了。

友情提示比克和捷威,千万不要找当地政府和银行借钱,这帮人擅长晴天借伞,雨天只会拼命往回收伞。



据说这些天,身在魔都的朋友在每天早上倒垃圾的时候都会被这样子地拷问灵魂:「你是什么垃圾?」

而动力电池的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外加锂电设备这样的上游供应商们也很想从灵魂深处对电池厂们质问:「你到底拿人家当什么?」

还用问,电池厂肯定想让你们心甘情愿地当没名没分的代工厂啊。

20××年×月×日,地点××××。

一众中国锂电产业圈的大佬群英汇聚,指点江山,好不痛哉快哉。他们时而因为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广阔钱景备受鼓舞欢欣雀跃,时而又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艰难困境忧心忡忡黯然神伤。

只见其中一人端坐正中,方额阔耳,天生福相,被众星捧月一般,他便是行业巨鳄C公司的老大Zeng Dong。从全国各地悉数赶来的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外加锂电设备五大上游产业的各方诸侯围绕前后左右,平日里这些大佬在江湖上也都算的上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可此刻却全然顾不了那么许多。但见他们围着Zeng Dong,争前恐后地诉说各自的衷肠,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东一句西一句。氛围那是相当的和谐,一派其乐融融之景象。

那场面就像这样


像这样


还像这样


但绝对不像这样


更不像这样


只见众人道:「Zeng Dong,能不能你们C公司吃肉,也给我等留口汤喝?」;「想当年C公司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时候,众兄弟们那可都是两肋插刀勒紧裤腰带挺你们的。怎的?今日一朝冲天,我辈不求Zeng Dong能念及他日旧情同舟共济,但万万不能落井下石才对!」;「所言极是!我们正极从两年前的23万/吨已经跌到如今的13万/吨,简直是没活路了。」;「负极的毛利率都不足20%啦。」;「你们不知,我等隔膜、电解液亦早就是贴着成本线往外供货了!」

「外有黄毛腌臜挑拨不断,内有经济大势下滑不止。归根结底一句话,Zeng Dong,咱这价~可不能再压啦!」

但见Zeng Dong微微欠身,呷了一口茶道:「诸位,同舟共济自然是要的,这么多年来我Zeng 某是什么样的人,想必大家也是清楚的。不是Zeng某要压价,奈何时运维艰咯。上游整车厂把我压地也很厉害,这不,前几日毛子还跟我相谈,明确要我2020年把价格压到$100/kWh,2023年再降到$80/kWh,一个字——难啊!」

说完顿了顿,继续道:「再者补贴渐消,整车厂也是能拖则拖,欠我款项迟迟不给,诸位不信任凭看我家财报,也尚有近百亿的应收没收回来那——C公司也没余粮啊!」

众人听罢正要上前理论,被C公司负责采购的副总拦下道:「大家莫苦苦相逼吧,Zeng Dong念及旧情,有些话不忍明说,那就让我挑明了吧——在座诸君需再再再降价还则罢了,你我就还是兄弟;如不能,凭他跟我C公司有三五年还是七八年相交情分,小弟照样将他请出我供货商之队伍没得商量,到时可莫怪小弟翻脸无情!」

众人默然。

贵司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难怪能发展地如此之快之大。

以上纯属虚构。



电池厂肯定想把材料厂当成自己的代工厂使唤,自己从更上游采购镍、钴、锂的原料,交给材料厂按照给出的要求和标准代加工——踏踏实实挣个代工费就得了。

业界不就有个活生生的榜样在那摆着呢嘛。你看,住友金属矿山(简称:住山)和松下的关系不就挺和谐的么。

住山本是全日本最大的镍冶炼商,当年为了给自己的镍产品拓宽一条销路,就前后花了十多年时间开发了锂电池正极所需的高镍材料,作为镍的另外一种新用途留着备用。谁成想无心插柳,碰上松下赶上特斯拉这两位好队友,在正极材料上跟着一崛而起。

住山和松下的关系长期以来稳定又甜蜜,怎么说呢,就像是对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这不单是因为住山天下一绝的高镍NCA正极材料只供松下一家,且独得松下恩宠,更在于住山有一种与世无争的佛系好品格。

长久以来,住山生产正极所需的上游原材料全部由松下一手采购,住山只负责代加工,踏踏实实地挣一份加工费,其他的跟我都没关系,任外界纷扰,爱咋咋地。

两口子过日子要都像住山这么明事理知进退,离婚率得降一多半。

不过另一边松下的品行那倒是可以好好说道说道的。

话说,美国的锂盐巨头FMC是最早为松下提供生产高镍NCA的上游核心原料氢氧化锂的,但当时FMC同时又供应着ECOPRO、三星SDI、LG等韩国厂商。有一年特斯拉销量突然疯长,松下急着要货(氢氧化锂),结果FMC就把仅剩的一些存货和产能都给了松下,一下子断了韩国人的供应。

这下就惹毛了一众韩国公司,为了报复,韩国人对FMC进行了联合封杀和抵制。从此,FMC就失去了占全球锂电三分之一的韩国市场。

FMC对松下一心一意,可这边松下却想的是要雨露均沾,为了保证美国超级工厂的供应,开始广撒网寻觅氢氧化锂的供应商。这就自然找到了另一个氢氧化锂的生产大户中国,过程中,松下还连带着干了一件不那么光彩(缺德)的事。

日本公司习惯用「商社」充当其寻找货源、处理诸如物流、垫付资金等事情的马前卒,做一些苦活累活。当年松下就同时找了多家商社来到中国寻找氢氧化锂货源。结果这些商社在中国辛苦找了一圈,把送样、验证等事项推进得差不多的时候,松下这厮以「我自己也有商社,我就用自己的商社完成交易吧。」为由踢掉了辛苦一场的众商社。商社们白忙活一场还被耍了,自然对松下恨得牙根痒痒,却无可奈何。

虽然这是日本公司之间的事儿,但此事让整个日本公司的商誉遭到了严重的打击。看来这种「弗要面孔」的事情,不只是只韩国人才干得出来。

到今天,给松下供应氢氧化锂的除了FMC外,还有美国雅保(在中国江西和四川的工厂),和中国的天齐和赣锋。

而FMC,业内朋友对燕十柒说,听说他们的团队又开始飞去韩国跑市场了。



松下在整个产业链中有多强势呢?举个例子,FMC在日本市场的独家总代理是日本六大商社之一的双日商社,可FMC供应给松下日本产线的氢氧化锂却不敢经过双日,而是直接供应给松下。

可就是强成这样,在日亚化学面前,松下也还得低声下气地不敢造次。

有个朋友连续用了五个词来形容这家全球数一数二的正极材料企业:牛×(规模大)、牛×(技术强)、牛×(品质好)、牛×(超级强势)、牛×(低调神秘)。

作为全球最大的高端钴酸锂和镍钴锰三元材料生产商,日亚化学长久以来一直傲视全球锂电产业链。举几个小例子体会一下:

对上游供应商,上游供应商最优先保证日亚化学的需要。全球最大的锂盐巨头SQM公司,即使在遭遇再大的「不可抗力」造成碳酸锂减产的困难情况下,谁都不保,却一定要最优先保证对日亚化学的供应。因为只保这一家也就足够了——日亚的用量太大了,海关资料显示,停放在大阪、神户两大港口的碳酸锂,最后大部分都进了日亚的仓库。

对下游电池厂:如果你问下游电池厂,「正极材料哪家强」,他们中多半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日本阿南(市)找日亚」。

没错,日亚化学正是一众电池厂的梦中首选。当年日产汽车上马自己的电池厂AESC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找到日亚化学寻求正极材料方面的合作,遭到了日亚化学的断然拒绝,原因竟然是「觉得日产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求后者的心理阴影面积。此后,AESC的正极材料才转向从户田工业、日本电工和三井金属采购,这是后话。

日亚化学拒绝了日产,但却是丰田的死忠党,坚定跟着丰田好基友一生一起走。据说,丰田在秘密进行多年的固态电池的研发上,也优先求助于日亚的技术支持和材料供应。

但即便强势如日亚化学,和丰田的关系铁瓷成这样,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依旧要面临对手的强势进攻,就是前面提到的住山。

虽然在和松下的关系中很佛系,但住山在打进丰田供应链中却当仁不让,狼性十足。

原因很简单,丰田刚刚发布了全新的野心勃勃的电动车战略规划,「2025年实现年销售550万辆电动车」。

这才是「大户」啊。

消息人士称,就在当下,日亚化学和住山就谁能优先进入丰田的正极材料供应链,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日亚的优势不言自明,可住山也不差,他是丰田普锐斯中所用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供应商,又被丰田持有3.8%的股权。

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不过,消息人士还称,丰田已经派出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的任务就是在中国寻找靠谱的正极材料供应商。

哦对了,住山已经决定由自己采购供应给丰田正极材料所需的碳酸锂。



虽然刚刚跟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达成合作协议,但丰田的手历来都伸得老长。要知道早在几年前,丰田就把手伸到了南美的阿根廷,布局了自己的锂矿资源,连锂矿都不放过,插手正极材料也就更不足为奇了。

不只是丰田,在钴、锂行情飙涨的前两年,不少车企都把手伸向了更上游,就像特斯拉。早些年,特斯拉将上游原材料全权委托给松下采购,而如今,马斯克一方面跟松下进行着那座美国超级工厂的激烈争夺战,一方面又开始强势介入到上游原材料的采购中来。以马斯克什么都要整个明白抓在手里的脾气,先期可能是出于不想被别人屏蔽信息的考虑,后期自己直接收购家电池厂或者自己造电池,也未必。

话说,松下和特斯拉两家的关系也从来是都微妙的紧。

两家围绕超级工厂的控制权你来我往内斗不断,核心就是电池供应的价格。松下觉得很是委屈,「老子往这家工厂投了十几个亿美刀,设备折旧这么高,老子每年的利润在几大锂电公司中年年垫底。好歹也给适当涨点价,别让老子老是赔本赚吆喝。」

特斯拉:「我这还连年亏损,你还好意思涨价?涨价不是你想涨,想涨就能涨。」

注:以上对话纯属虚构。

而特斯拉来中国上海建厂,让这层微妙关系又加深的一层。吃瓜群众都在翘首张望,「唉~,马斯克到底用还是不用松下的电池呢?」

而据消息人士透露,松下的心思是等待特斯拉主动提这事,对方一主动邀请他就立马答应。可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特斯拉在中国内外走遍电池厂的消息。

消息人士还透露,近来,松下主动给特斯拉提供了一份长达五年的电池报价,特斯拉没答应也没表态,说再瞅瞅。

有时候,这谈生意跟搞对象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谁先开口,谁输。

消息人士还还透露,说最近特斯拉跟LG化学过从甚密。

(总算说回到文章开头的LG了。)



对于LG化学的「无耻」行径,想必大众集团跟燕十柒的看法是一样的,那就是无语。

这家全球最大的车企集团在电动化上的转型上来得也更加猛烈一些。但不管是到2025年或者2030年,不管是实现电动车销量几百万辆,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的供应都是迈不过去的坎。

但放眼望去,电池遍天下,靠谱没几家 。

可着全球排名靠前的一个一个捋一遍,宁德时代(中国市场),松下(特斯拉),比亚迪(No),——还有谁!

就剩下这三个韩国「棒子」LG化学、三星SDI和SK创新。

LG化学,前面说了就这德行了。

今年2月,大众和SK创新谋划在德国和美国两地合作建厂的消息突然就被媒体捅了出来,暴怒的LG化学就立刻对大众断了供,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高傲的德国人立刻就服了软:与SK创新撇清关系不再建厂。毕竟,厂子建成最早也得等个两三年,可自家的车装电池却等不得。LG可以玩釜底抽薪,可SK的远水却解不了近渴。

该认怂时就认怂,真气短英雄。

4月,为了继续敲打大众跟SK创新在美国建厂的机会,LG还在美国把SK给告了,「丫通过挖我的人窃取我的商业机密。法官大人,我请求禁止丫锂电池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都是大韩民国排名前五的大财阀,跑美国去掐架,何必呢。

紧接着5月,三星SDI这边也出了问题,答应供给大众的20GWh的电池被三星单方面通知缩减到5GWh,原因是「算过来算过去,三星怎么算这笔买卖都是笔赔钱买卖。」

一个广泛的说法是,大众集团的CEO赫伯特·迪斯早在去年的时候就说过这么一句话:「从长远来看,我们不能让自己依赖少数亚洲的电池制造商。」

迪斯真乃高人也。

亚洲人信不过,那就依赖同族同种的欧洲制造商吧。

奈何本土制造商不给力啊。今天的欧洲人正在为当年的欧洲人看不上锂电产业(觉得污染环境且产业附加值低下)付出巨大的代价。「曾经,这里是锂离子电池最早的技术之诞生地,而欧洲却没有珍惜,直到今天要搞电动车了,才追悔莫及」。

就是现在,除了两三家韩国人建起的电池厂,和一家欧洲自己的正极材料厂(比利时的优美科)之外,跟中国国土面积一般大的欧洲竟没有一家自己的电池厂,更别说配套的上下游产业链了。

不过好在亡羊补牢,奋起直追还不算晚。

由政府牵头,多家车企、电气和化工巨头以及研究机构组成了欧洲电池联盟,并承诺投资不低于60亿欧元打造欧洲自己的动力电池产业链;

全球最大的化工巨头德国巴斯夫和世界最大镍生产商俄罗斯诺镍集团将在芬兰投建正极材料厂;英国的化工巨头庄信万丰(Johnson Matthey)将在波兰建设正极材料厂;诺镍集团将在芬兰和俄罗斯开工建设新的硫酸镍工厂;正极材料巨头优美科收购钴业巨头自由港,要在芬兰建设硫酸钴和前驱体工厂。

两位从特斯拉出走的高管彼得·卡尔森(Peter Carlsson)和保罗·塞鲁蒂(Paolo Cerruti)跨过大西洋,来到欧洲扮演了动力电池救世主的角色。他们创建的Northvolt计划在瑞典的谢莱夫特奥打造一座对标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动力电池厂,此外他们与大众集团合资的德国工厂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Northvolt就像是久旱之后的甘霖,迅速得到了欧洲多家新能源机构和投资基金,以及包括大众(投资9亿欧元)、宝马、西门子、ABB在内的工业巨头的鼎立支持。

不过Northvolt的工厂最早也得等到2021年才开始大规模投产,所以在此之前大众还得过两年仰韩国人鼻息的日子。



在欧洲颐指气使的同时,韩国人在中国这厢也没闲着。

6月12日,韩国首尔钟路区的SK集团总部大楼里,高朋满座济济一堂。来自中国的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与SK集团董事长崔泰源交谈甚欢,会议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进行,最后双方达成了「将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的共识。

首富的这一举动颇有些意味,据一位朋友向燕十柒透露,首富此举的目的正是邀请SK集团(具体说是负责电池业务的SK创新)跟恒大一起建设在广州的项目。就在一天之前(6月11日),恒大刚刚宣布要大手笔投资1600亿在广州南沙区打造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包括一座动力电池超级工厂,首富就是首富,一开口就是50个G。

据说,SK方面既没答应也没明确表态,先瞅瞅。

不知道是不是SK方面的态度刺激到了首富,短短3天后(15日),恒大又搞出个大动作:投资1200亿元在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同样包括一座动力电池超级工厂。

是不是因为嫌广州太远,沈阳那嘎达离韩国比较近,好让韩国思密达方便回家的原因?

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也不知道被恒大收了的卡耐心里是啥感受?

燕十柒对地产商造车向来不看好,先不说动机纯不纯,瞅瞅那几家有代表性的,被宝能收了的观致依旧半死不拉活,华夏幸福搞出来的合众汽车更是一点都不幸福。看看汽车圈,好多造车的都羡慕盖房子的来钱快,还指望着打着造车的名义进军地产界捞一把,地产商们不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咋就不知道这造车的水有多深呢?

还拿恒大说,从蒋大龙开始搞NEVS都好几年了,至今没拿出个成型的产品出来,这效率甚至比好些个造车新势力还低。就在最近,又被曝出「因技术试验尚未完成,恒大收购来的国能汽车原定6月量产上市的计划将推迟。恒大国能内部人士称,目前试制车的质量‘小问题一堆’,‘比如说汽车开着开着充电的盖就自己打开了’。」

请问,几亿十几亿砸了出去,「汽车开着开着充电的盖自己打开了」是个什么鬼?难道是最新一代的自动充电技术?

另外,据一条来源比较靠谱的小道消息称,万达集团也将杀进新能源造车领域,前首富正在四处寻摸可供收购的电池厂标的。

看来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地产商造车了。



就在许大大在韩国和SK集团董事长喝红酒的同一天,LG化学也没闲着,这天他和吉利汽车控股的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成立了一家股比各半的动力电池合资公司。

恭喜韩国人喜提吉利汽车一枚。

曾几何时,受一些不可抗力的影响,LG化学忍痛将建成没多久的南京工厂的生产设备和相关技术的使用权打包卖给了吉利,后者将设备拆掉装车一股脑运到浙江金华的衡远电池基地,以期将来为国产的沃尔沃和领克配套。

今天,沃尔沃和领克的新能源车型上配套的电池全部来自于衡远那座产能1GWh电池工厂,据说「衡远的电池材料和极片都是从韩国LG空运而来」(消息来源:NE时代)。为什么要这样做,反正燕十柒是搞不懂为什么。

反正听说,年初吉利在和宁德时代协商下一年的供货价格的时候,价格没谈拢,闹了个很不愉快。

但又能怎么样呢?在强势电池厂面前,车企就是弱势群体。

更弱势的是那些二三线中小电池厂。巨头时代,中小电池厂基本上已活路不多矣。2018年的时候,宁德时代+比亚迪这C B组合就占了国内60%的市场份额,到了最近的5月,这个数字已经涨到接近70%,并且势头还在持续。当国内前十占了96%份额的时候,意味着十名开外的电池厂最好赶紧收拾包袱,该回高老庄的回高老庄,该回流沙河的回流沙河吧。

别犹豫了,没看到三星、LG、SK、松下们两眼发红地守在咱家门口,哈喇子早就流了一地了。

有个朋友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当下的中小动力电池企业的生存状态:苟延残喘。

我觉得对。

有的电池厂妄图寄希望于未来广阔无边的储能市场,拜托,中国的储能市场竞争惨烈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动力市场,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丝利润还得倒贴钱,再说估计你也活不到中国储能市场真正启动的那一天。

还有的电池厂发现了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机会,「55kg的整车重量限制导致整个行业从铅酸往锂电转移」。是个好生意,可你没看到前两天的新闻「宁德时代、支付宝、哈啰出行联手宣布成立合资公司,首期投资10亿元,推出两轮电动车的换电服务。」

这是个只有巨头才有资格上桌面玩耍的时代。

最后说两句题外话:

一、燕十柒所在的一个行业群(LIBers 中国芯)里,某位锂电产业界同仁编了句顺口溜(不知是否原创):「冬天抛锚,夏天烧,一年四季都吃不消。」愚以为再贴切不过了。

这个行业路还很长,望能精诚团结,奋力前行。

二、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自氢燃料电池火起来之后,整个新能源行业似乎就分成了「锂电派」和「氢能派」,两派的情绪随着行业里发生的各种新闻而此起彼伏。

前些日子电动车一辆接着一辆排着队自燃的时候,「氢能派」异常兴奋;而前几天加氢站爆炸的时候,「锂电派」又活跃起来。

就在昨天,比亚迪电池工厂大火的新闻被有图有真相的报道了出来还上了热搜,燕十柒不觉得奇怪,国内锂电厂起火的不少,只是没报。相反我倒是觉得是好事不是坏事,毕竟当年索尼电池厂的一场大火,烧出了日本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标准。

你要问我这场火对中国新能源产业有啥影响?

这我哪儿知道。

——「问村长去!」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