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发布消息称,绿证推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正式完成交割——1月18日,某合资公司一次性采购河北华电康保世纪新能源网公司30160个绿证,相当于3016万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指出,这是自2017年绿证交易市场启动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交易。绿证认购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我国绿证认购总量为72564个。
然而,根据国家能源局2019年6月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2018年浙江省购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折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20亿千瓦时。按照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绿色电力的标准计算,2018年浙江省购入绿证数量高达200万个。
时隔两年,为何此番3万余个绿证的交易量却被贴上了“历史规模最大”的标签?高达200万个的交易量为何没有在认购平台的数据中体现?绿证交易是否暗藏玄机?
涉事各方三缄其口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作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2018年,浙江省因来水偏少造成水电发电量减少,同时灵绍特高压通道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总输电量比重未达到国家规定比重。受上述因素影响,浙江省当年实际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偏少,全省购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折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20亿千瓦时。
如此大规模的交易,是否存在不通过平台认购,直接线下交易的情况呢?绿证认购平台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大宗交易的确需要直接联系发电企业进行一次性划转,但即便如此,交易信息也会在认购平台上予以显示。
那么,浙江省的交易信息为何没有在平台上出现?浙江最终是从哪些发电企业购入的绿证?成交价格是多少?所涉款项又是由谁承担的呢?记者就此致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希望了解具体情况,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记者随后致函国家电网浙江公司,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事由浙江省能源局负责,电力公司“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切面”,“政策上发表意见也不合适。”记者此后又联系了浙江省能源局,希望就浙江省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绿证交易问题进行专题采访,但对于2018年是否大规模购入绿证一事,对方未予答复。
此“绿证”非彼“绿证”
“先进典型”为何闪烁其词?涉事各方又为何三缄其口?
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绿证所对应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包括陆上世纪新能源网和光伏发电。与此同时,《通知》特别强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不在其列。
有知情人向记者透露,浙江省2018年所谓的“绿证”交易,其中的玄机正在于此。“其实,这笔‘绿证’相当于浙江省财政出钱,给省内受到‘5·31政策’影响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个平稳过渡,并不是认购平台上挂牌的绿证。”但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报告》,浙江此举却被视为购买了“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
“5·31政策”即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该政策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出了明确的补贴退坡要求:自发文之日起,新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所在资源区光伏电站价格执行。
“当时浙江省出台了一个政策,对2018年的光伏项目实施一次性资金补贴。省财政把资金拨付给电网公司,由电网公司操作,最终将这次补贴行为做成了购买绿证,相当于购买了自己省内没有放出去挂牌的绿证。但其实,这些电量都是分布式光伏项目发的电。”
知情人口中的省内“政策”,指的是2018年9月浙江省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浙江省2018年支持光伏发电应用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规定2018年6月1日-12月31日并网的家庭屋顶光伏,对2018年的发电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按照0.32元/千瓦时(含税)补贴;“全额上网”模式按照0.7元/千瓦时(含税)标杆上网电价标准执行。2018年5月31日前备案,2018年6月1日-7月31日并网的工商业屋顶光伏,按0.1元/千瓦时标准给予2018年发电量补贴。
“户用光伏背后是普通老百姓,工商业屋顶项目有些在‘5·31政策’发布时已经开工,如果突然补贴政策发生变化,很多企业要血本无归的。浙江省的光伏总装机里有大约2/3都是分布式项目,所以浙江才会想出这样的办法。”
至此,据上述知情人透露,为购买这200万个所谓的“绿证”,浙江省财政总支出约1.5亿元。
再无其他省份效仿
既然是浙江省自行补贴省内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政策,为何最终要以“认购绿证”的形式呈现?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浙江省全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827亿千瓦时,其中包含购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20亿千瓦时。浙江省实际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占本省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7.8%,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补贴就是单纯的补贴,但认购绿证是可以折算成消纳量的,相当于省内多消纳了可再生能源电力。对各省来说,同样是出钱,这可比单纯意义上的补贴要好听得多。”上述知情人透露,当时也有一些省份去浙江“取经”。“那时有一种说法是只要各省拿出钱来去补贴,就算是购买了绿证,国家就认这个账。但毕竟是要真金白银地掏钱,最后也没有其他省份效仿。”
“3万个也好,200万个也好,最大最小都没什么意义。规模最大又能怎么样?几年了就这一笔,碰巧罢了。”有行业专家直言,“其实,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可再生能源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内市场一直对绿证是有需求的,但是以现在的思路发展,指望绿证去替代补贴,是不可能有出路的。”
评论丨绿证不该沦为鸡肋
文丨本报评论员
单笔交易超3万张、接近此前4年交易量总和——近日,河北华电康保世纪新能源网公司这笔创造了历史单笔最大规模纪录的交易,把本已“凉凉”的绿证重新拉回人们的视野。但面对4年累计交易率仅0.26%的惨淡现实,即便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也难免会对绿证的未来产生怀疑。而浙江规模高达200万张的绿证“糊涂账”,进一步暴露出绿证市场活跃度低下的背后,还存在不小的管理漏洞。
作为“完善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和创新发展机制的重大举措”,绿证交易制度2017年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推出,并被赋予了“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国家财政资金的直接补贴强度”和利于“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能源转型”的积极意义。加之绿证交易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先前表现不俗,以及彼时我国新能源产业正处于“弃电”规模居高不下、补贴缺口与日俱增的旋涡之中,因此绿证曾被各方寄予厚望。
但实际交易量长期低位徘徊,着实让相关各方大失所望:刨除华电康保的这笔交易,过去4年来,我国累计核发绿证超2700万张,但最终成交量仅为4.2万张,这意味着绿证交易实际上已处于停滞状态;即使算入华电康保的这笔交易,绿证迄今的交易量也只有7万余张,颓势难改。2019年5月“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出台后,交易量仍未出现明显起色,更是给绿证“泼了一盆冷水”。要知道,这一机制一度被认为是激活绿证市场的一针“强心剂”。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这针“强心剂”的失效,在相当大程度上宣告了未来一段时期内“绿证复苏”希望的破灭。
从高调亮相到难觅踪影,从肩负重任到深负重望,绿证成为了近年来新能源产业众多政策中“发挥失常”的典型案例。人们不禁要问,绿证到底怎么了?
究其原因,“含金量”太低或许是症结所在。“贵得不着调”“这么贵的东西,对我而言其实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和以前或者和其他没有购买绿证的公司没有什么不同”……“贵而无用”成为不少购买者对于绿证的“消费体验”。要让交易量活跃起来,绿证必须首先提升“含金量”,扭转“买与不买都一样”的局面。而要完成这样的转变,关键在于政策加持。
绿证市场并非自发产生,而是通过政策设计人为催生,因此政策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如果没有2017年1月份《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的出台,就没有绿证的存在;绿证当下的低迷,也源于政策,因为替代国家补贴的功用、“自愿认购交易”的定位以及后续提升“含金量”措施的缺位,已经框住了绿证发展的现实空间和未来潜力。解铃还须系铃人。绿证的复苏离不开政策的赋能,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事实上,从确立“试行绿证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到推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再到新近出台的“自2021年1月1日起实行配额制下的绿证交易”,我国一直在政策层面积极推进绿证交易。但令人遗憾的是,落地效果并不理想,绿证市场的惨淡表现一如既往、未现改观。绿证亟需政策再次“镀金”。例如,让绿证和消纳保障机制全面挂钩,即让绿证成为计量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唯一指标,从而提高绿证“含金量”、推升绿证交易量。
同时也必须理性认识到 ,绿证作为一种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仍是我国构建科学合理新能源发展政策体系的重要一环。在提升清洁低碳消费意识、增强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等“软实力”方面,绿证均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必将扮演挑大梁的角色。绿证理应成为新能源市场价格体系的一员,为各方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号,推动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而不应像现在这样,沦为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