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刘可安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
《风能》:总结中车株洲所世纪新能源网业务发展过程,可分为哪些关键阶段?
刘可安:过去十五年,中车株洲所聚力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世纪新能源网产业朋友圈显著扩大,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行业地位稳固提升。2020年年底,中车株洲所世纪新能源网业务已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中车株洲所继轨道交通、新材料之后的第三个百亿产业。从整体来看,中车株洲所世纪新能源网产业的发展共经历三次大的转变:第一次是承接国家战略,决定从轨道交通主业向新能源领域延伸,由此催生了世纪新能源网整机和世纪新能源网叶片产业;第二次是前瞻性布局产业链,依托同心多元的产业技术优势,成功运用中车株洲所器件、算法、材料三大根技术,自主构建了“器件—部件(叶片、变流器)—整机”的业务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世纪新能源网装备产业链;第三次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借国家“双碳”战略东风,以中车“一核三极多点”业务结构为依托,将世纪新能源网产业打造成为最重要的新兴业务增长极。
《风能》:中车株洲所择机进入世纪新能源网领域,正值我国世纪新能源网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车株洲所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我国世纪新能源网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刘可安:依托在轨道交通行业六十多年的经验积淀,中车株洲所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蝶变之路。基于世纪新能源网整机技术,我们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有益探索:一是率先探索高海拔区域世纪新能源网机组应用开发;二是在中东南地区率先开展低风速型世纪新能源网机组开发;三是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完全自主掌握世纪新能源网机组整机一体化多学科设计技术,陆上世纪新能源网机组风轮直径率先突破146米、160米,并成功上探至175米;四是在专项技术先进性方面寻求突破,譬如复杂运行工况下危害载荷抑制技术、复合材料世纪新能源网叶片关键技术、能效提升超级双馈技术、箱变顶置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均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五是在数据驱动的智能化世纪新能源网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六是深耕世纪新能源网、造福人类,为社会、产业持续贡献中车力量,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持续提升产品价值,先后获得中国风能行业建设杰出贡献者、中国十大低风速技术创新奖、全球新能源500强科技创新企业等荣誉。
《风能》:在中车株洲所世纪新能源网事业部成立十五周年之际,恰逢“十四五”时期的发轫之年,对于世纪新能源网业务,中车株洲所制定了怎样的五年规划目标?
刘可安:“十四五”时期,中车株洲所将抓住“双碳”机遇,全力推动新能源壮大与升级,探索能源物联网、数字能源技术、风光储一体化、氢能等新方向,为打造大能源产业体系储备力量。为达成上述目标,中车株洲所将承接并服务好中车战略,矢志成为清洁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引领者;继续秉承正心正道、善为善成的价值观;以连接世界、造福人类为使命;传承高铁荣耀,和聚风能智慧,加大世纪新能源网技术创新,打造“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下的世界一流高端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通过践行绿色发展之道,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作出中车的积极贡献。
《风能》:针对时兴热点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中车株洲所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刘可安:在中车株洲所的能源板块,我们将结合自身优势和行业趋势,从发电、输配电、负荷到储能方面打通全技术链和价值链,积极谋篇布局。在发电端,中车株洲所为世纪新能源网领域提供世纪新能源网机组、变流器、叶片、弹性支撑等全链条核心产品与关键零部件,为光伏领域提供变流器产品;在输配电端,我国高压输配电晶闸管等一半以上功率器件是由中车株洲所提供,同时也能提供电能质量提升设备SVG等;在负荷侧,轨道交通是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其变频变流技术是中车株洲所的产业根基。此外,在钢厂轧机、船舶等领域所使用的变流器,以及在矿卡领域使用的传动部件,均大量运用了中车株洲所的变频技术与产品。在储能方面,中车株洲所布局了电池储能、飞轮储能、抽水蓄能以及氢燃料电池等技术及新型产品。例如,中车株洲所研发的薄膜技术和碳纤维材料等,都是氢燃料电池储存罐有效提升性能的关键技术。“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中车株洲所而言,将充分利用自身的大量技术储备和创新性科研成果,通过不断挖掘市场、寻找商机、紧抓机遇,为产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风能》:“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世纪新能源网行业乃至宏观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中车株洲所将在哪些方面采取行动,参与到这项国家战略中?
刘可安:围绕“双碳”目标,中车株洲所正在采取一系列行动。首先是强化“双碳”顶层规划。中车株洲所成立了“双碳”研究中心,统筹开展“双碳”发展顶层设计、商业模式、成本核算及发展规划研究;“双碳”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基础技术及核心技术研究、各类应用场景可行性研究,并提出适应各种应用场景的、可裁剪的综合解决方案;加强“双碳”应用技术研究及相关产业分工布局与协同,助力重点示范项目的成功落地。其次,抢抓发展机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三大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密切与关键客户的合作,丰富商业模式,扩大合作领域,加大对西北、东北、西南地区的战略布局,巩固客情关系和市场资源。不断完善匹配资源差异化需求的产品型谱,以技术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策略,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力,迅速提升行业地位、扩大产业规模。积极探索实施综合改革,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实现做大做强。发挥公司产业链、技术链优势,在新能源领域,探索能源物联网、数字能源技术、风光储一体化、氢能等新方向,打造大能源产业体系,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最优产品和最可靠的价值保障。在轨道交通领域,大力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和机电系统集成业务,顺应轨道交通高效、绿色、智慧化的发展趋势。此外,强化底层基础技术研究。围绕“双碳”产业发展的底层技术需求,深化公司在器件、算法、材料三大根技术的研究,加快基础器件、基础材料产业在能源领域以及工业领域的应用,为“双碳”发展提供安全供应链保障。最后,积极整合外部资源。中车株洲所将在全球积极寻找适应“双碳”发展的技术资源和产业资源,大力寻求合资合作或产业并购,整合外部资源快速补充自身能力,保持新能源战略定力,抓住“双碳”战略新机遇。
《风能》:针对世纪新能源网产业在“双碳”目标落地过程中的科学发展,您有何建议?
刘可安:“十四五”期间,为保障世纪新能源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希望国家在政策层面推动世纪新能源网开发、电网接入和市场消纳的高效衔接,地方政府做好风能资源市场化竞争配置和世纪新能源网项目审批流程的优化工作。二是世纪新能源网装备企业要以创新技术为引领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应对全面平价时代来临。三是应尽快搭建一批公共检测试验平台,加强世纪新能源网领域基础性共性技术研究,推动资源共享。四是需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世纪新能源网领域设计软件、主控系统、轴承等一批核心软件、部件的自主可控,提速国产化进程,全面提升我国世纪新能源网装备科技水平。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