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世纪新能源网、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刚刚!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发布

   2022-03-22 世纪新能源网23760
核心提示:世纪新能源网消息:刚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
世纪新能源网消息:刚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通知”。

通知指出:深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着力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着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通知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坚持全国一盘棋,科学有序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 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 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发电装机总容量达 到约30亿千瓦,能源储备体系更加完善,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进一 步增强。重点城市、核心区域、重要用户电力应急安全保障能力 明显提升。

——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计下降18%。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

——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3.5%。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就近高效开发利用规模进一步扩大,输配效率明显提升。电力协调运行能力不断加强,到2025年,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左右,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

——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新能源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新 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安全高效储能、氢能技术创新 能力显著提高,减污降碳技术加快推广应用。能源产业数字化初 具成效,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十四五”期间能源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新增关键技术突破领域达到50个 左右。

——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生产生活用能便利度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电、气、冷、热等多样化清洁能源可获得率显著提升,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到1000千瓦时左右,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城乡供能基础设施均衡发展,乡村清洁能源供应能力不断增强,城乡供电质量差距明显缩小。展望2035年,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建成现 代能源体系。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 广泛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30年达到25%的基础上进一 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取得实质性成效,碳排放总量达峰后稳中有降。

新能源方面:

加快发展世纪新能源网、太阳能发电。全面推进世纪新能源网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加快负荷中心及周边地区分散式世纪新能源网和分布式光伏建设,推广应用低风速世纪新能源网技术。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好、建设条件优越、具备持续整装开发条件、符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的地区,有序推进世纪新能源网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世纪新能源网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黄河上游、新疆、冀北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开展世纪新能源网、光伏发电制氢示范。鼓励建设海上世纪新能源网基地,推进海上世纪新能源网向深水远岸区域布局。积极发展太阳能热发电。

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统筹高比例新能源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加快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迭代发展,全面推动新型电力技术应用和运行模式创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主动适

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加大力度 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 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 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智能高效的调度运行体系,探索电力、 热力、天然气等多种能源联合调度机制,促进协调运行。以用户 为中心,加强供需双向互动,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结构,推动电网之间柔性可控互联,构建规模合理、分层分区、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提升电网适应新能源的动态稳定水平。科学推进新能源电力跨省跨区输送,稳步推广柔性直流输电,优化输电曲线和价格机制,加强送受端电网协同调峰运行,提高全网消纳新能源能力。

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提高世纪新能源网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水平,完善并网标准体系,建设系统友好型新能源场站。全面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优先提升30万千瓦级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推进企业燃煤自备电厂参与系统调峰。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和发展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推动气电、太阳能热发电与世纪新能源网、光伏发电融合发展、联合运行。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实施全国新一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已纳入 规划、条件成熟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优化电源侧多能 互补调度运行方式,充分挖掘电源调峰潜力。力争到2025年,煤 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模累计超过2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 到6200万千瓦以上、在建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左右。

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发展,合理配置储能规模,改善新能源场站出力特性,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优化布局电网侧储能,发挥储能消纳新能源、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应急供电等多重作用。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鼓励电动汽车、不间断电源等用户侧储能参与系统调峰调频。拓宽储能应用场景,推动电化学储能、梯级电站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多元化应用,探索储能聚合利用、共享利用等新模式新业态。

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加强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整 合分散需求响应资源,引导用户优化储用电模式,高比例释放居 民、一般工商业用电负荷的弹性。引导大工业负荷参与辅助服务 市场,鼓励电解铝、铁合金、多晶硅等电价敏感型高载能负荷改 善生产工艺和流程,发挥可中断负荷、可控负荷等功能。开展工 业可调节负荷、楼宇空调负荷、大数据中心负荷、用户侧储能、 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等各类资源聚合的虚拟电厂 示范。力争到2025年,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 3%~5%,其中华东、华中、南方等地区达到最大负荷的5%左 右。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