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双碳”政策和发展路径变得逐渐清晰,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进入平价时代后装机规模不再是衡量新能源发展的唯一指标,如何解决消纳问题才是现今电网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欧美国家新能源市场发展成熟,可以为我国新能源消纳提供借鉴。
纵观世界各国发展电力市场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经验来看,德国无疑是绝佳的范例。
不同于挪威,德国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大国,无法大力发展水电,同时又是一个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鲁尔区一直是国家煤炭开采和消费的主要地区。此外,德国的电力市场改革历经波折,国家推行电力改革并大力发展新能源能够得到成功,必然有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
早先,德国电力市场呈现公、私有以及混合所有制并存的区域垄断形态。1998年通过修改《能源经济法》开启了电改,经过全国范围的激烈讨论,德国决定一步到位直接进入零售竞争市场,德国人选择了直接开放电网,赋予所有终端用户自由选择供电商的权力。此次电改要求原本垂直一体化的大型电力企业进行了有计划的业务拆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区域性的能源集团不断重组和整合,最后形成了如今四大发电集团(E.on、RWE、Vattenfall、EnBW)和四大电网调度区域(Tennet、Amprion、50hertz、TransnetBW)的格局。
此后,一系列对德国自由化电力市场影响深远的规则被制定出来并在未来被不断的修改和丰富,其中包括:电力零售侧放开,终端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售电商;开放电网使用权,电网运营商不参与市场竞争;以平衡结算单元为主体的电量平衡机制;日前、日内现货市场与多级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协同合作的市场结构;依照电压等级逐级套算的过网费计算模型等。
电改为德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奠定了坚实基础。2000年,《可再生能源法》替代《电力上网法》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重点。
截至目前,德国的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率和发电比率在欧洲名列前茅。总结下来,德国实现新能源最大化消纳的原因,主要归功于几点:
1 灵活的市场机制
德国建立了新能源市场竞价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市场化消纳机制。新能源由于发电边际成本低,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绝对优势,参与市场可以实现优先发电。海外新能源发展较好的国家通常采用日前、日内电力现货市场来进行消纳。新能源按照0电价参与竞价(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以保障优先上网。当新能源出力高时,电力市场的出清电价下降,甚至出现负电价,受电价影响,水电、火电、燃油燃气发电等尽可能降低出力;当新能源出力低时,电力市场出清价大幅上涨,刺激各类灵活电源尽最大能力发出电力。受日前、日内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机制刺激,德国常规电源均有非常大的意愿进行灵活性改造,以便在电价低时尽量减小出力,电价高时尽快增加出力。
2 强有力的调节能力
通过查阅先关资料得知,德国光伏、世纪新能源网出力大时,抽水蓄能、燃气发电、褐煤发电、硬煤发电甚至核电均参与调节。虽然灵活调节电源与新能源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但常规煤电调节能力极强。
3 强大的跨国输电网
消纳问题解决好的海外国家,一个普遍原因就是通常与相邻区域有充足的电网连接。资料显示,德国与其接壤的九个邻国间均建立了完善的跨境输电网络。这些跨国电网主要是由380千伏至400千伏线路组成,220千伏至285千伏输电线路作为辅助。其中380千伏至400千伏线路共计28条,220千伏至285千伏输电线路共计31条。
为了解决消纳问题,除了依靠本国自身进行调节,德国还在世纪新能源网、光伏方面加大了出口力度,数据表明德国全年出口电量可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0%以上。
4 先进的发电预测及调度运行技术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是电力消纳的基础。德国已将基于天气预报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纳入商业版图,由专业机构提供预测服务向各大电网公司及电力需求者进行售卖。此外,德国大部分的机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结果误差不会最大不会超过7%,具有较强的精准度,大型新能源基地会根据预测的发电能力参与市场竞争。
根据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的相关规定,所有容量大于100千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必须具备遥测和遥调的技术条件,才允许并入互联电网。当输电网运营商的输电线路存在阻塞,其首先给下属配电网调度指令下发限电指令,令其限制一定份额的电力。然后配电网或者直接限制连接在本网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或者再给其下属的中压电网调度中心指令,令其限制一定份额的电力。由此不难看出,灵活的市场调度运行机制让德国电网运行更加安全有保障。
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完善,我国新能源新增装机量逐年攀升。然而,我国现有的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由于地域性的限制,一直处于东西部严重不平衡的状态,以风光为主的大型新能源基地多集中在西北地区,但当地电力消纳能力有限,因此弃光限电情况逐年恶化,部分地区弃风弃光率高达50%以上。
对我国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实践过的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学习意义,对于国内的电力消纳问题也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一是发电侧多种发电形式互补,增强调峰灵活性,未来火电的主要作用有望从发电转型为调节,同时积极建设储能,与用电负荷相匹配;二是发展跨区跨境电网,建立特高压直流跨境电网,提高电力运输及进出口能力,完善跨省送电网络;三是建立灵活的电力交易市场和价格机制,实现价格信号引导,推进现货市场,提升新能源消纳空间。
发展新能源,提高可再生资源占比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个过程需要协同调度全社会参与,不止优化电网结构、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还要改革机制,促进电网技术革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充分汲取海外国家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和电力发展实际情况,争取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中国路”。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