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调研数据显示,从2017年-2022年全国氢燃料电池车辆累计保有量达13192辆,2022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4782辆,同比增加155%。
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领域广泛,应用场景众多,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已经不断提速,订单量逐步增多。不断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将加速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商用车领域更早实现落地。
整车制造成本过高
国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综合制造成本平均约为150万元左右/辆,同类性能的电动车和燃油车造价仅为其1/6和1/10。
此外,氢燃料电池系统中关键零部件的成本也是一大难关。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质子交换膜、催化剂、膜电极等重要部件依然还在依赖进口,贵金属、碳纤维等原材料的产量直接制约我国国内市场开发进度。目前,尽管我国已经在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方面有所创新并取得一定成果,但距离量产还有一段时间,国产化道路依旧需要快马加鞭。
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制约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的一大障碍就是氢能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目前,我国加氢站建设仍需提速,对于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而言,大多数重卡、矿卡应用场景均为环境复杂地区,而我国加氢站建设分布较为不均衡,基本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或沿海地区,这给重卡及矿卡的加氢时间和距离大大延长。对于氢燃料电池专用车而言,能够给车加够氢气也是一个难题。目前,城市内加氢站正在面临氢气断供的风险,多数城市加氢站运营管理者反映氢气不够、加氢站站内氢气不足等问题。
除加氢站建设问题,何时能够实现掺氢管道以及纯氢管道长距离输氢也在阻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发展。甚至对于整个氢能产业链而言,各个环节的逐步完善才能实现整个产业链条的永续发展,才能实现氢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储氢技术仍需提升
目前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应用的储氢系统大部分为高压气态储氢——储氢气瓶。液态储氢以及固态储氢技术目前还在尝试中,整车规模化推广还有一段时间。
目前储氢技术可大致分为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以及金属氢化物固态储氢三种,相比之下,固态储氢技术更适合长途运输场景。然而,目前我国更为成熟的储氢技术是高压气态储氢技术。2023年4月,我国首台镁基固态储运氢车正式发布,拉开固态储运氢技术实际落地序幕。氢能产业发展需要打通各个环节,中游储运氢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难题,革新储氢技术迫在眉睫。
Interact Analysis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及动力总成零部件月度追踪数据库显示,燃料电池商用车自2021年9月起呈现强劲增长态势,除2022年3-5月受疫情影响外,其他月份燃料电池商用车月度销量均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6月,燃料电池商用车开始爆发式增长,单月销量猛增至510辆,同比增长795%,自此,燃料电池商用车月销量均保持在百辆以上。今年前四个月,燃料电池商用车累计销售973辆,同比增幅超1.1倍。
从2022年开始,燃料电池重型卡车逐渐成为燃料电池商用车销售主力。燃料电池商用车市场从一开始客车为主、重卡为辅逐步演变为重卡为主,专用车为辅的格局。此外,今年工信部发布的燃料电池产品新品公示中,燃料电池货车、燃料电池牵引车等重型产品占比也在加大。
业界普遍认为,未来我国将会以“氢电并举”的路线出发,乘用车应用电动技术路线,商用车应用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仍需参考纯电动汽车发展之路。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测:在商用车应用方面,2030年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应用量将为3.6×105辆,占商用车总销量的7%;2050年将为160万辆,市场占比达到37%;2050年交通领域的氢能消费量将为2458万t/a,占交通领域整体用能的19%,其中货运领域的商用车氢能消费占交通领域氢能消费的比重达到70%,成为交通领域氢能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