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CNNE2023第八届东北能源经济峰会在吉林长春正式召开。
本次会议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吉林省风光太阳能协会、世纪新能源网、氢能观察、世纪新能源网观世纪储能承办,由新能智库提供学术支持。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党组成员张玉清,吉林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杨瑜,吉林省风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张松为会议致辞。
20日下午,会议同时开展分论坛,来自氢能产业数百位专家到场。在氢能分论坛中,与会嘉宾分享了氢能制储运加全产业链问题、现状以及当下热点话题。
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在氢电耦合应用上的实践与展望
河南豫氢动力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兼清能股份战略总监张靖表示,氢电耦合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豫氢动力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研发了MW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给出了园区/孤岛分布式氢储能系统方案、微电网氢储能解决方案,并拥有氢储能智能监测与调控系统。目前,豫氢动力已建立完整的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电堆、系统制造平台,实现包括电堆、膜电极、双极板和氢循环系统在内的四大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制造。
氢能产业与科技创新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公司技术总监,集团氢能领域首席专家梅武表示,我国可再生能源禀赋优秀,氢能作为能源载体,可以根本性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应用带来的大规模储能、大规模消纳问题,解决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绿氢产业链长、技术领域跨度大、技术瓶颈尚存,低成本技术尚未充分确立,需要政策引导、技术更新迭代。他表示,PEM制氢设备与燃料电池技术还有较大的技术提升空间,通过科技创新以及在示范应用中的快速迭代和规模化生产能进一步大幅降低成本,扩大市场规模。
吉电股份氢基绿色能源产业探索与实践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氢能产业中心副主任何适表示,氢基绿色能源随氢能产业发展应运而生,是氢能产业的新发展形态,吉电股份基于自身氢能产业先发优势,率先提出“氢基绿色能源”产业概念,从规划布局、技术研判、市场开发、政策推动、示范引领、产业落地6个方面入手,打通氢基绿色能源全产业链。
PEM燃料电池在氢储能发电领域的应用探索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汉斌表示,发展氢能是缓解能源危机与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推动以及对氢储能发电的需求下,新源动力对PEMFC在氢储能发电领域的应用展开探索,目前已在全国10省12个城市有搭载新源动力产品的燃料电池汽车车队在运营。李汉斌总结,氢能燃料电池行业处于导入期,需要企业做好技术硬功夫,未来三年是产业发展的窗口期,企业需要逐步摆脱补贴的依赖。
碳中和背景下碱性电解水设备之发展和应用
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副总裁王国祥分析了碳中和背景下碱性电解水设备的发展和应用。他表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可再生氢需求量约800万吨,到2035、2050年,碱性电解水制,氢成本有望达到15元/kg 和10元/kg。考克利尔竞利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单机大型化和系统集成化,打造产氢效率更好、响应速度更快、自动化程度更高、安全保障更可靠的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
氢能在未来能源中的作用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高工王悦新表示,在电-电利用背景下,氢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风光氢储一体化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和新能源就近消纳的手段,也可作为储能参与系统调峰。东北院以以氢能产业为核心,涉及能源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片区开发及地方产业等多个领域,打造示范引领性项目。
风光发电制氢及储氢研发应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立民针对风光发电制氢及储氢相关研发应用进展进行了分享。他表示,风光发电制氢可以调节、储存转化能量,缓解多余风光发电问题。风光发电制氢、储氢的核心技术为风光发电技术、电解水制氢技术以及储氢技术。未来,在风光电氢技术方面,要加强电解制氢技术的开发、开展氢储能系统的研发、注重大规模世纪新能源网制氢运行模式以及经济性、解决世纪新能源网与电网输配电的政策问题。
绿氢应用之测试技术的发展
安立杰(武汉)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翁凌云介绍了绿氢应用中测试技术的发展。他表示,国家非常重视氢能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在氢能检测服务和检测设备等领域进行了政策布局。氢气具有易扩散性、易缩胀性、易燃烧性、易爆炸性的特点,需要在站内特别增加一套安防监控系统,以确保站点的运营安全。安立杰提供氢能测试辅助与安全服务,拥有专业的技术提供专业的分析,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有裨益。
隔膜压缩机在氢能产业链应用
江苏恒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林皓分享了隔膜压缩机在氢能产业链的应用,他表示,隔膜压缩机用金属膜片将油气分离,具有气体不受污染、纯度高、密封无泄漏、压缩比大的特点。在氢能产业链上主要用于制氢、储氢、加氢等环节,隔膜压缩机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提高转速、加大活塞力、实现远程在线监控。
当前,受顶层设计、政策利好驱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并已经形成制氢-储运-应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基础。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也指出,到2030年,要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以及供应体系、产业布局合理有序,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