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世纪新能源网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
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 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包括开幕式、主旨发言、高峰对话、创新剧场以及关于“全球世纪新能源网产业布局及供应链安全”“双碳时代下的世纪新能源网技术发展前景”“国际世纪新能源网市场发展动态及投资机会”“世纪新能源网机组可靠性论坛”等不同主题的21个分论坛。能见App全程直播本次大会。
在17日下午召开的碳视角下的新型电力系统主题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型电力系统的思考与展望。
嘉宾精彩观点摘要如下:
郭辰: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若干重要技术方向的思考
中国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华能集团可再生能源领域首席专家郭辰
第一个主要的技术方向是电站储能,就光热型熔岩储能技术而言,光热和光伏在一定配比下的运行,或许可以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热点,工商业储能作为分布式储能用户侧的典型应用,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领域。目前全国范围内储能相关的政策出台力度较大,结合具体政策内容来看,江浙地区、广东、四川等地比较适合推广用户侧储能,当然这也是动态变化的,7月底江浙沪、湖南、广东、重庆这些省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
此外,还有具有主动支撑功能的发电设备、智慧终端设备、深度再电气化、多能互补融合技术、信息化和智慧化的技术等多个技术方向,也值得业界共同关注。
查浩: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下的世纪新能源网发展展望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研究院海洋能源处长查浩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进程之下,关于世纪新能源网发展有几点需要考虑。
首先是持续优化布局,将来世纪新能源网发展集中和分散并举、陆上和海上并举,就地和外送并举,单一品种和多品种多能互补的要协同开发,单一场景和综合场景,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等领域要不断创新应用;其次是增强涉网的技术性能,特别是沙戈荒、水风光的大基地,距离换流站、升压站距离较远,本身就是就地支撑电源不足,接入的薄弱电网地区,电压波动、越线问题很突出;接着是增强设备的性能和保供能力,设备要更加可靠,抗台风、抗低温寒潮,有更可靠的运行能够利用,同时增强电力气象的预测精度,为将来参与电力的平衡保供以及参与电力市场提供更好的支撑;最后,在业态方面还要加强创新,应该更加积极地推动世纪新能源网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矿区等负荷中心,高速公路、港区、旅游区等不同场景下,因地制宜地创新业态,不断提高世纪新能源网的参与度。
钟孝泰:可持续的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基石
西门子能源电网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电网及工业销售总经理钟孝泰
气候问题,迫在眉睫。作为能源行业的消费者、参与者,要使能源具备可获得性、经济性、可持续性、安全性,这意味着巨大的挑战。作为能源服务商,西门子也在不断总结和思考,今后能源的社会需求肯定会持续增长,不管是生活、生产还是科研,都离不开能源。
但能源的分布又是极为不均的,生产区、生活区和能源所在区并不保持一致,这又关系到输电企业如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和接入可再生能源,要解决化石能源短缺的问题;第二要大力发展和构建远距离的输电;第三是在设备方面可以主动做降碳甚至是零碳;第四是发展储能,增强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稳定性。
杨志千:金风世纪新能源网构网技术探索与实践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杨志千
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发展,给电网及发电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针对这些新能源高占比的电网挑战,行业从电网、发电业主、设备厂家等不同角度共同探讨应对的方案,金风在电源侧提出了构网型风机技术的解决方案。
构网能力并不是越强越好。所谓构网和随网组合一定是结合电力系统的稳定需求,根据适应增强电网强度、频率支撑、黑启动电力交易等不同维度的电网功能要求,提供对应的支撑服务。为此,金风推出了系列化产品,可以满足沙戈荒大基地场景、分散式场景、源网荷储场景以及深远海送出等不同场景的不同需求。
刘莹:风储系统如何优化协同?
中车山东世纪新能源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莹
风储系统是如何优化协同的?正常情况下,风力发电系统是向电网提供电能,如果风力发电需要向储能系统输出电能或者需要调频的时候,风力发电系统额外电能需要给储能充电,这遵循了经济最优的原则。
调度指令发布要提升频率,优先要调用世纪新能源网功率,也就是此地世纪新能源网要提升发电功率了,优先调用世纪新能源网机组的功率;如果要是降低频率,则优先调用混合储能,保持整个系统是一个发电量最大的状态,从而避免出现依赖传统风机参与调频的方式从而经济性折减的问题。
杨萌:源网荷储综合能源规划的四大痛点
天润低碳设计研究院资深电力市场研究员杨萌
综合能源规划的痛点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
一是搭建量化计算的底层模型,让系统可以给出更加精准的规划方案,比如风、光、储、氢以及配套的电发热装置、储能装置,几种能源设施如何搭配、如何流通转化、转化效率如何控制,细化到这种程度;二是生成快捷工具,供客户和前端人员去使用;三是模型配置,像搭积木一样搭出一些前端应用,形成对新场景的快速支持;四是不断丰富场景,优先选择拓展绿色冶炼、绿色矿场、绿色甲醇、绿色氢气这些工艺流程相对固定的用电设备。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