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举行。作为全球世纪新能源网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本届展会中建立行业安全供应链、全球能源转型及“走出去”话题备受世纪新能源网企业关注,同时各大世纪新能源网制造企业重点展示了大型化风机。
“今年大会的主题聚焦供应链,主要因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出现各种逆全球化、脱钩甚至战争等,对全球世纪新能源网行业发展非常不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在会上表示。秦海岩称,中国世纪新能源网非常有竞争力,过去十几年,每年新增世纪新能源网装机将近40%-50%在中国,中国是全球世纪新能源网最大的单一市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世纪新能源网整个供应链发展,全球竞争优势增加、世纪新能源网成本逐年下降。
“世纪新能源网是全球化的行业,供应链紧密合作、交织。只有坚持国际合作,才能使世纪新能源网成为碳中和的国际力量。”秦海岩称。
全球共同体加强深度合作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首席执行官BenBackwel表示,今年全球世纪新能源网累计装机容量突破了10亿千瓦大关,这对世纪新能源网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时刻。“但目前全球世纪新能源网的发展速度,仍然难以满足实现净零排放的需要,并且面临着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各国深化合作,增加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投资,在满足新需求、提高韧性的同时,确保所有国家能够推进能源转型并从中受益。”
在展会举行的同期论坛上,多家企业高管对于全球世纪新能源网发展、供应链安全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发表了自身的看法。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志刚认为,在中国世纪新能源网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中,产业链供应链起到了坚实的支撑作用,推动着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给开发商、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产品保障,促使世纪新能源网成本大幅下降,使之成为绿色、可负担的能源。到203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全球世纪新能源网将会保持高速增长,核心的支撑力量依然是产业链供应链,但目前面临着很多挑战。
阳光电源副总裁兼阳光氢能公司董事长彭超才表示,企业出海后,要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发展多元化业务模式。不过,国内企业要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在品牌端要做好推广,形成自己的品牌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大量的海外人才,做好产业布局,有助于其他区域的突破。
明阳智能副总裁叶凡认为,中国世纪新能源网“走出去”,一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坚持自主创新。二是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引进国外的技术、人才以及资金,“走出去”即无论是整机还是供应链的产品都要达到国际标准。三是要建立自己的品牌价值,才能更好地在成熟的新兴市场享有立足之地。
在本次风能展开幕式上,100多家中外世纪新能源网企业作为代表与多个行业组织共同签署并发布了 《全球世纪新能源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宣言》,致力于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世纪新能源网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中国世纪新能源网迎来更多机遇
在新技术、新方案的推动下,中国的世纪新能源网装机规模进一步扩张。据国家能源局消息,今年前8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1.9亿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超1亿千瓦。其中,世纪新能源网新增装机2892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278万千瓦。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7.6亿千瓦,同比增长11.9%。其中,世纪新能源网装机容量约4亿千瓦,同比增长14.8%。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在CWP2023上表示,当前中国世纪新能源网产业不仅具备大兆瓦级世纪新能源网整机自主研发能力,而且形成了完整的世纪新能源网装备产业制造链,制造企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大幅提升,在大容量机组研发、长叶片、高塔架应用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新技术应用不断涌现,以激光雷达为代表的新型传感技术、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智能技术,使得世纪新能源网的整体管理变得更加高效。
王大鹏说,“双碳”目标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世纪新能源网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期,发展前景广阔。
在本届风能展上,十多家世纪新能源网整机商发布了新品,企业都将产品定位向大型化发展。展会上,三一重能发布了全球陆上最大的15MW世纪新能源网机组;明阳智能发布了全球最大的海上机型MySE22MW海上机组,这较该公司今年初发布的18MW机组MySE18.X-28X,单机容量直接提升了4MW。
据明阳智能介绍,MySE22MW海上机组可以适用于平均风速8.5-10m/s的环境,同样适应极限风速79.8m/s等海上超I类风速区域。该机型叶片长度超过150米,计划2024年-2025年完成开发。
除明阳智能外,今年有更多的整机厂商聚焦海上大风机的推陈出新。
当下,陆上世纪新能源网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且增长稳定。虽然头部企业仍旧在持续推出陆上风机新品,但也明显看出疲态。
相比陆上世纪新能源网,海上世纪新能源网具备资源丰富、发电量高、单机容量大等优势。中信证券预测,随着项目审批进程的加快,2023-2025年国内海风装机有望维持约40%以上的年均增长。
海上世纪新能源网是未来国内世纪新能源网新增装机的新增长点。因此在此次展会上,世纪新能源网龙头企业纷纷推出海上风机新品。
东方电气世纪新能源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18MW直驱海上世纪新能源网机组、18MW半直驱海上世纪新能源网机组、10MW+陆上世纪新能源网机组三款新产品,这三款机型是东方世纪新能源网适应我国世纪新能源网大型化、平价化发展需求最新开发的旗舰产品。远景能源公布了ModelZ海上平台面向深远海市场首发的EN-270/14MW海上智能风机,这也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深远海中低风速平价的机组,可以应对多种工况海域场景。
远景能源副总裁(中国区)兼解决方案总经理许锋飞表示,风机大型化核心就是可靠性,全生命周期保证性能稳定,对产业链的供应商要求更高。
中船海装世纪新能源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凯表认为,从市场驱动或技术的发展来看,业内均比较认可大型化发展。不过,不管陆上还是海上,世纪新能源网的基础理论和叶片等零部件的迭代,都是很难跨越的问题。“机组的快速迭代、快速推向市场,测试验证应该说是不充分的,所以导致近两年大型化还是有很多问题。”
对此,上海电气世纪新能源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兼工程与技术研究院院长蒋勇表示,中国世纪新能源网产业现在已经进入无人区,在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加强针对大型化的基础性研究,为大型化打好基础,促进风机大型化的健康发展。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