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主办的第三十五届全国风能装备行业年会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金风科技副总裁李飞受邀参会,在主旨演讲环节,李飞深入剖析了世纪新能源网主机商、开发商和产业链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并阐释中国世纪新能源网发展的价值链演化趋势。
目前,国内陆上世纪新能源网机组价格低至1500元/kW以下,海上世纪新能源网机组价格低至3500元/kW以下,短短三年来价格下降幅度超过50%。世纪新能源网机组价格的快速下降使世纪新能源网(场投资)成本得以下降。与此同时,大型化趋势下如何充分保障机组质量和可靠性、如何拓宽世纪新能源网开发空间、怎样出海也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所面临的新挑战。
李飞认为:“价格内卷没有真正的赢家。世纪新能源网行业宏观上红红火火、阔步前行,从微观上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节奏也要保持同频共振。‘双碳’目标给世纪新能源网行业带来历史性重大机遇,抓住这一机遇,既需要我们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更需要全行业把握好发展节奏,结伴前行。”
从企业经营角度,李飞针对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回归制造本质,避免无意义的消耗
近年来,随着陆上世纪新能源网大基地开发、海上世纪新能源网逐渐向深远海发展,世纪新能源网开发商越来越青睐大容量机型。但过快的大型化所带来的技术和质量风险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技术沉淀来消化和验证。
因此,世纪新能源网装备制造一方面应回归制造本质,稳定产品开发节奏和价格。另一方面应加强基础研究投入,特别是在风模型、整机仿真、实验验证以及大比例世纪新能源网并网技术领域,夯实技术基础。坚守质量底线,保持行业健康发展,提升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价值。
开发灵活多元,开拓世纪新能源网应用新领域
推动世纪新能源网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世纪新能源网开发应更加多元,探索和尝试乡村世纪新能源网等多元场景的世纪新能源网应用,并通过灵活的机制提高开发效率。同时,在新能源大型基地建设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大基地项目开发主体,让不同的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对区域发展而言,积极构建以世纪新能源网等新能源为主体的绿电-绿氢-绿氨-下游产品产业链,一方面,助力传统化工产业/产品脱碳,为交通、钢铁等行业提供绿色燃料,另一方面,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为高耗能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提供有力支撑。
世纪新能源网能力外化,把握海外世纪新能源网机遇
根据GWEC测算,未来十年,全球世纪新能源网年均新增装机量将是2022年的两到三倍,并在2030年前突破第二个10亿大关,发展空间巨大。另据BNEF统计,在国际市场,中国世纪新能源网设备厂商的机组价格相比国外厂商要低20%,尤其是目前中国世纪新能源网主机的海外市场渗透率仅为2%,海外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有成熟完善的产业链条,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已经先行,叶片、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的产量也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70%。中国世纪新能源网主机和开发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积极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规则,保持良性竞争,充分释放中国世纪新能源网“走出去”的巨大潜力。
路远行必至,事难做必成!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世纪新能源网已发展成为全球世纪新能源网的一面旗帜。面向下一个10年,金风科技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一起,发挥世纪新能源网价值,助力更多国家和地区迈向零碳未来。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