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世纪新能源网、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分布式新能源的商业逻辑,转向长周期运营

   2024-06-12 鱼眼看电改俞庆56750
核心提示:新能源的逻辑,从“居民房地产”,慢慢变成了“商业房地产”

最近和一些分布式新能源的开发、建设和资产持有方交流,发现行业在面临产能过程、项目竞争等困难之外,大家对资产长期的收益逻辑也有一些新的看法,也就是从“跑马圈地”,慢慢的转变为“精耕细作”。

(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

对于一些新能源资产持有方来说,过去的商业逻辑比较简单,就是收购已建成的,拿到路条或并网许可的项目,长期持有并获取固定收益。

这个固定收益的模型,底层逻辑是:

1、新能源每年的可交易电量是基本固定的,无论是储能的充放电次数,还是光伏的发电量。

2、交易电量对应的电价,是锚定的,比如光伏基于零售电价或上网电价,确定销售价格。

从资源转换的路径来看,是一种短流程转换:

这种短流程转换的逻辑,很像是房价起飞阶段的居民房地产,买房者(资产持有者)不用担心买了房子房价会跌,所以房地产公司只要能拿到项目资源,就不愁项目销售。

但是一方面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增加,配电网的承载能力逐步饱和,新建项目的并网日益困难;另一方面,光伏发电量的增加,出力时段的集中性,导致电量市场时段性过剩,现货市场低电价和零电价成为常态。

无论是投资方,还是电网、电力用户,对光伏的心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将导致分布式新能源项目的商业逻辑改变,即:

在无法锁定收益(电量不确定全额消纳,电价不确定固定价格)的未来,如何确保降低运行期的收益风险,将成为整个项目最重要的问题。

于是,不少新能源资产持有方,商业模型逐步从“简单的获取固定收益的资产”,变成“如何形成长期持续运营收益”。

新能源的逻辑,从“居民房地产”,慢慢变成了“商业房地产”。

也就是从短流程的“资源到资产”,逐步过渡到“资源-资产-资源”的长流程。

第一种资源,是项目资源,比如路条、许可、屋顶、合同,确保分布式资源变成分布式资产。

第二种资源,是可市场化交易的资源,比如光伏的发电量、绿证、储能的容量。过去这个资源默认是有固定收益的,但是未来这个资源需要三方面的能力:

1、从单一资源,转向多资源打捆。比如光储一体化,光伏绿电+绿证交易,通过多资源运营提升资产的收益率。

2、从不愁卖,到必须市场化价格交易。比如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的入市交易,需要建立面向电能量市场的交易能力。

3、从单纯的资产管理,转向资源运营服务。过去的新能源只有运维,没有运营。因为只要设备不坏,不用担心收益。但是未来需要平衡业主(自发自用、峰谷套利),电网(需求响应), 市场(电能量+辅助服务)多边的利益,甚至把业主的灵活性负荷资源也纳入到运营范围,才能实现光储充荷的利益最大化。这是一种资源运营服务的能力。

这个背后的逻辑,很类似商业地产项目,需要在20年的长周期,通过优质的地产物业运营,去获得长期收益,盖完房子不等于赚钱。

算是一些不成熟的心得,供各位参考,谢谢!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