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局,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就呈现出一幅“冰与火”交织的复杂图景,一方面从价格走势持续下探,跌破成本线,部分光伏企业面临亏钱的困境,另一方面光伏装机量和产量都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当时间来到2024年下半程时,光伏行业依然笼罩着“阴霾”,随着企业年中业绩预告披露接近尾声,这种压抑的氛围似乎更凝重,如果说2023年有企业出现负增长或是亏钱的现象只是“个例”,那么,到了2024年年中业绩预告时,这种现象似乎更为“普遍”,虽然亏损早有征兆,但是等到数据公布出来,还是不免让人感到一股“寒意”。
在近62家光伏上市公司公布半年业绩预告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出现净利润负增长,预计亏损总额达172-214亿元,尤其在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主产业链环节,业绩下滑情况较为严重,作为光伏辅材的玻璃、胶膜、背板等领域,业绩也同样黯淡。
光伏企业遇到了亏钱的“坎儿”
2024年上半年,光伏市场竞争激烈,组件价格大幅下行,叠加存货减值、固定资产减值等因素,企业出现明显的业绩下滑或者亏损。而二季度以来,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跌破现金成本,一体化厂商面临亏现金流的困境。
在已公布的62家光伏企业上半年业绩预告中,有30家企业出现亏损,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其中有3家企业降幅高达2000%,有2家企业降幅超过1000%,有17家企业降幅超过100%,光伏企业们集体“失血”,亏损数额从数千万到几十亿,而硅片和组件企业成为亏损的“重灾区”。
对于上半年业绩预亏的情况,大部分光伏企业在业绩预告中指出,主要原因系光伏行业整体供需错配、各环节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产品价格受供应集中快速增长带来的市场竞争加剧冲击。
在阶段性供应错搭的背景下,硅料、硅片、电池片和光伏组件厂商的过度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主产业链环节进入亏现金模式。N型硅料、N型硅片、TOPCon电池和高功率组件等技术领先产品在此环境下下难以获得产品超额利润。
尽管市场整体承压,企业盈利空间一再压缩,光伏出清已经到了严峻的阶段,但是可以从光伏头部企业一季度财报数据看出,货币资金储备较为充裕,其中隆基达573亿,通威283亿,晶科247.7亿。在资产负债率方面,隆基、通威、TCL中环,资产负债率均低于60%,可以看出,光伏龙头企业在面对“失血”的情况,尚有应对的空间与能力,相对于二三线的光伏企业,面临持续亏损的局面,危机日益加重。
随着业绩的不断下滑与需求减缓,光伏企业逐渐暴露出问题,多数企业开工不足,部分被迫停产,甚至出现退市、破产的现象,CPIA报告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新投产能同比减少75%,超20个项目终止或延期,产业链各环节开工率一降再降。
光伏企业承受项目停滞与产能利用率下降的双重打击,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营和现金流,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困境。
困境中也有“优等生”
在眼下行业“混战”的阶段,从全产业链角度来看,除了主产业链业绩比较难看外,依然有业绩表现较好的企业,从目前公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有30家企业盈利,其中18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集中在支架、逆变器、光伏设备以及电站开发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光伏设备和电站开发整体呈现逆势增长,可以说,业绩增长幅度领跑整个光伏行业。
光伏设备厂商在上半年业绩预告可谓是“大放异彩”,5家公司公布的业绩预告全部实现净利润增长,涨幅最高的是大族激光,净利润12.1-12.6亿元,同比增长达181.34%-192.97%,其次是捷佳伟创,净利润11.65-13.53亿元,同比涨幅55%~80%,由此计算,二季度净利5.87-7.75亿元,环比增长1.5%-34%。捷佳创伟表示,业绩增长主要由于公司订单持续验收带来收入增长。其次奥特维、帝尔激光也有超30%以上的涨幅。
光伏设备厂商此轮业绩的攀升,是受到之前光伏企业扩产、产线升级迭代订单兑现,实现业绩大幅上升,虽然目前光伏设备厂商仍手握充沛的订单,但随着投产、扩产的收紧,项目终止,或对订单有些许影响。
除了光伏设备,上半年实现盈利的光伏企业还有逆变器和支架。
永臻股份是今年为数不多成功上市的光伏企业,上半年净利润1.8-2.16亿元,增长5.90%~27.08%,作为一家经营光伏边框和支架业务的企业,稳健的业绩表现可归咎于辅材行业的相对稳定性,价格波动较小,盈利能力更为均衡。
在逆变器方面,特变电工盈利最高,上半年净利润28-31亿元,主营业务遍布上中下游,包括上游的硅料(多晶硅)、中游的逆变器以及下游的光伏发电。在特变电工的历史收入构成中,逆变器业务的收入占比最大。
受益于储能需求增长和海外市场扩张,锦浪科技上半年净利润3.2-4亿元,预计二季度净利润3.05-3.8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高增十几倍,上半年业绩大涨的背后,实际是其第二季度单季业绩的同比、环比大幅增长。这与逆变器行业在二季度出现回暖趋势相证实;同样有亮眼业绩的,还有德业股份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1.83-12.83亿元。
逆变器行业在经历了2023年去库存的困扰后,行业景气度在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回暖,逆变器企业上半年整体业绩趋于回升。
内外交困下出海和出清成“良药”
光伏市场遭遇了始料未及的风暴,价格持续暴跌,犹如疾风骤雨冲击着光伏企业的成本与利润。昔日的盛景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堆积如山的库存和一路下滑的价格,每一轮降价都步步紧逼生存红线。
在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确定性,今年,越来越多光伏企业组团出征中东,7月份,TCL中环、晶科能源、远景科技不约而同的宣布在沙特投资建厂,其中TCL 中环将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投资金额高达20.8亿,此项目成为海外最大的晶体晶片投资合作项目;晶科能源在沙特投资近10亿美元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远景科技则是在沙特成立世纪新能源网装备合资公司。另外,阳光电源一口气在沙特签订三份储能合同,每个项目的容量为2.6GWh,总共7.8 GWh,成为全球最大的电网侧储能订单!
此外,钧达股份将在阿曼投建年产10GW的TOPcon电池产能,总投资金额达7亿美元;天合光能在阿联酋规划5万吨硅料、30GW晶体硅片和5GW电池组件,项目分三期建设。我国光伏企业在技术与成本控制上有着显著优势,经过多年的开疆扩土,迅速拓展市场,例如,晶科能源在沙特市占率达到70%。
众多光伏企业“闯中东”的背后,是中国光伏需要适应美国和欧盟的贸易壁垒,特别是鉴于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品关税豁免于6月6日结束,这意味着依赖东南亚规避美国关税的策略将面临挑战。积极开拓中东市场,也是光伏企业出海又一市场战略。
另外,想要改变光伏行业全面亏损的困境,行业公认的就是通过产能的出清,很多光伏企业高管都曾表示过,应该将产能出清交由市场完成,而行业渡过当下的难关,依然需要监管部门、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的通力合作。
对于何时能完成行业出清,此前市场预期是2025年四季度完成,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最近则表示:行业需要“轻装上阵”,整合时间不宜过长,行业调整宜重宜快。
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先进产能建设的引导,地方政府应严控不合理的救市行为,企业应审慎上马新投资,鼓励有针对性地收购跨界企业退出行业所遗留的新建产能,金融机构则应避免向即将被出清的产能“输血”。
另外,从需求端来看,作为S&P Global标普全球首席分析师胡丹表示,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达到520GW,而中国将超过240GW,市场份额将占到全球市场的43%。
在需求端有大量的空间下,现阶段的光伏行业困境源于产能迅速扩张,造成阶段性供过于求,价格下滑,正经历泡沫挤压,使得形势严峻,随着出清逐步深入,最终达到供需平衡。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加快出清速度,将成为改变光伏现有局面的一剂“良药”!
会议通知:
为促进东北地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数字技术与新型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探讨风光储氢协同发展,2024年8月22日-23日,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世纪新能源网联合主办的东北能源经济峰会暨展览会将在长春举办,本次峰会聚集行业资深专家学者、一线企业、投资商、开发商、融资机构等优秀的新能源从业者,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东北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与行业趋势。
会议详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