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汽车连续2年的出口量超越日本,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2024年的中国汽车出口量为585万辆,比2023年增长了19%,排在第二的日本则下降5%,出口量为421万辆,此举进一步拉大了领先的优势。
同时,2024年的日本国内纯电动汽车新车销量为5.97万辆,较上年减少32.5%,4年来首次下滑。作为对比,2024年的外国厂商纯电动汽车新车进口销量为2.42万辆,较上年增长5.7%,连续6年创新高。其中,比亚迪增加53.7%至2223辆,首次超过丰田汽车的2038辆。
不难看出,消费者的心态正在发生改变。
01
中国汽车“出海曲”
“走出去”和“走进去”,从来不是一件轻松事。
2024年12月,汽车出口50.4万辆,环比增长2.9%,同比增长1.1%。其中,乘用车出口42.6万辆,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1.1%;2024年全年,汽车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其中,乘用车出口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
传统燃料汽车方面:2024年12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7.1万辆,环比下降8.8%,同比下降4.3%;2024年全年,传统燃料汽车出口457.4万辆,同比增长23.5%。
新能源汽车方面: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3.4万辆,环比增长60.7%,同比增长19.8%;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车企方面:从增速上来看,2024年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比亚迪出口43.3万辆,同比增长71.8%,增速位列中国汽车品牌第一;长安汽车出口53.6万辆,同比增长49.6%,成为第二;江淮汽车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46.7%,排在第三。
一路出海“外卷”,倚靠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需求表现强劲。近年来,全球新能源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出口的“新三样”等绿色低碳产品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电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其次,供给得到优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比亚迪在技术创新和竞争力都相对较强,产品种类也愈加丰富,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当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购车需求有望继续释放。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
以日本市场为例,日本汽车品牌在日本市场的市占率高达94%,拥有全球TOP 10的车企,用户基础强大。虽然中国汽车品牌凭借更低的价格,更智能化,全产业链整合等多种优势,但进入日本市场依然不容易。此外,日系车企的本土汽车出口量和在海外基地生产的汽车总量已经超过2000万辆,但中国车企海外本地化生产所占份额依然很小。
“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展望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290万辆左右。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汽车出口市场的持续扩大以及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强,中国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02
日本汽车“衰落歌”
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正变成悬在日系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泰国地区,中国汽车销量逆势攀升,而日本车企今年7月销量均创下两位数的跌幅;在南美、中东等日系车强势区,比亚迪巴西高管甚至扬言“2年内迈至销量榜第五”……
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汽车出口量2年来首次下滑,占出口总量90%的乘用车下降了4%,减至381万辆。面向日本最大出口目的地的北美地区的出口量下降了7%,为160万辆。自2008年以后,日本的汽车出口量再未突破500万辆。
曾经叱咤的日系品牌,为何会崩塌?
一方面,中国车企的分食。
在中国市场上,日系品牌近三年来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2.6%、20.0%、17.0%,市场份额不断萎缩。2023年以来,丰田、本田、日产在华销量分别下滑1.7%、10.1%、16.1%。2024年在华销量最多的是丰田,为177.6万辆,销量下滑6.9%,本田则较上年大幅下滑30.9%,跌至85.2万辆,日产在华销量约为69.6万辆,下滑12.2%。
另一方面,日本车企的落后。
首先,日本电价昂贵、关键原材料完全依赖进口,不足以支撑日系车企全面转型纯电领域。因此,日系车企产品推进速度过于缓慢,消费者购车观念的转变加速了市场快节奏迭代的步伐。这种转变,让习惯于保守求稳的日系品牌有些猝不及防。
其次,日系车企智能化严重不足。既没有先进的智驾技术,也没有强大的互联网生态。松下是唯一的电池公司,丰田、本田、日产的电池供应和智能方案依赖于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以及华为的智能座舱,魔门塔的智驾系统。
在此背景下,日系车企“抱团取暖”。
2024年12月,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宣布正式启动合并谈判。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两家公司将讨论合并为一家控股公司,预计于2025年6月签署最终协议,于2026年8月完成合并。三菱汽车也将考虑加入合并的可能性,并于2025年1月底做出决定。
此次合并后,新控股公司将成为全球销量第三大的汽车制造商,整体年销售额目标超30万亿日元/年(约合1.4万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目标超3万亿日元/年(约合1398.5亿元人民币),该公司的年销量将来到800万辆以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止是日系车企,传统车企中的德系、美系巨头们都面临着“象大难转身”的电动化、智能化困境。正当这些传统巨头们犹豫不决之时,也给了中国传统车企转型以及新势力品牌崛起的机会。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