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框架采购的招标公告挂网公开。根据招标公告内容,中国大唐本次招标共包括3种组件产品,分别为TOPCon、HJT和BC,对应的预估采购总量分别为19.5GW、2GW、1GW。与2024年中国大唐16GW的组件集采相比,本次集采总规模更大、有效期更长,取消 PERC产品,新增高效BC产品。
至此,2024年以来五大发电集团开展的组件集采中(国家能源集团2024年至今尚未进行组件集采),均设置BC标段。
BC组件频繁出现在各大能源集团的组件招采中,意味着市场对BC组件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在光伏组件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当下,BC产品或许可以为行业打开新的局面。
BC电池,全称是“全背电极接触(全反面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技术。它的的理论转换效率极限为29.1%,高于TOPCon和HJT的28.7%和 28.5%。
从光伏电池技术路线演变的历史来看,当新一代电池技术路线的转换效率明显高于上一代时,便会快速取代前者,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BC电池作为在结构上做优化的电池制作技术,不是一种单独的电池片种类。无论是P型还是N型电池,都是可以叠加BC电池技术,做出新型电池片。P型电池叠加BC技术的电池就是PBC。TOPCon叠加BC技术的电池就是TBC。HJT叠加BC技术的电池就是HBC。所以,当前的BC技术路线主要包括IBC、HBC、PBC、ABC、HPBC等。
而国内光伏企业在BC技术路线布局及产能落地上,除了众所周知的隆基、爱旭在积极推进外,其余光伏厂商也在纷纷跟进。具体情况如下:
1.隆基绿能:
保持多项BC 电池和组件转换效率世界纪录;2024年5月,隆基发布第二代BC组件,HBC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3%;10月,隆基绿能HPBC技术升级到2.0并对外发布。进入新的一年,随着隆基对HPBC 1.0的产能升级,按照规划,2025年年底,隆基HPBC 2.0会形成约50GW的产能。
2.爱旭:
爱旭ABC组件量产效率达到24.6%,并率先实现了N型BC技术GW级量产。目前,爱旭股份拥有三个BC生产基地,其中,珠海基地10GW、义乌15GW、济南10GW。2025年1月,爱旭济南一期10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首块组件在起步区下线。随着济南基地在2025年投产,爱旭ABC组件2025年产能将有35GW。
3.普乐科技:
2024年8月27日,普乐科技泰兴基地首批高效TBC电池片出货,成全球首家GW级TBC电池片制造商。
据普乐科技官网信息,普乐科技量产的N型TBC电池技术,是在钝化接触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自主创新的激光掺杂专利技术,一次性完成电池背面P区和N区的硼磷掺杂,量产转换效率在26.5%以上。
资料显示,杭州普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公司定位于高效N型太阳能电池生产,包括TOPCon电池和TBC电池。2023年11月,公司自主研发的TBC组件实现量产。已实现TBC电池片出货的泰兴N型电池生产基地一期建设产能为2GW,并预留了后期8GW的厂房和用地。
4.金阳新能源:
2023年9月,金阳新能源建成首条HBC产线,12月实现出货。
金阳新能源已经获得数十项HBC专利授权,是“当前全球第一家量产最高转换效率超过27%的高效二代混合型HBC太阳能电池的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家应用HBC太阳能电池量产专用于住宅及房车用消费者产品的高效柔性HBC太阳能组件的公司。”
2024年9月,金阳新能源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金阳(泉州)与福建钜能电力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签订合资协议,将隆基绿能的西安航天产业基地四条PERC生产线升级为高效率HBC生产线。
5.四川铄阳:
2025年1月9日,铄阳乐山年产10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项目(一期5GW)节能获批,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年产5GW高效异质结HBC晶硅电池,一期5GW分两阶段建设(一阶段2GW、二阶段3GW)。
据爱企查信息,四川铄阳异质结新能源有限公司由上文提及的、与隆基绿能和金阳能源合资进行P型生产线技改BC的福建钜能电力有限公司投资成立。
6.弘元绿能:
2024年6月17日,弘元光能(包头)有限公司年产16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环评报告获受理。该项目建设建设期12个月(2024年12月—2025年12月),项目总投资81亿。
值得注意的是,该电池项目所采用电池技术为TOPCon BC,按照该报告书的进度,弘元绿能若能在2025年12月投产TOPCon BC电池,产能将领先大部分企业。
7.英发德耀:
2014年11月,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宜宾高新区与隆基绿能签署了年产16GW HPBC电池片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在HPBC电池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领域进行广泛协作,并于2025年建成首期6GW产能。
除了以上已有BC产能落地的企业外,通威、协鑫、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公司在BC技术研发方面也都有布局。如:
协鑫于2024年12月26日发布了基于 BC技术的GPC2.0组件产品,截至2024年12月,GPC2.0电池效率已突破27.1%,预计在今年二季度推出GPC3.0产品,效率将高达27.4%以上,并根据效率爬坡情况有规划地释放产能;
通威股份投资了23.6亿元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及TBC电池研发线,拥有百MW级中试线,目前N型TBC电池研发效率已达到26.66%;
晶澳科技投资13亿元于BC电池研发中试项目;
晶科能源建有一条BC电池中试线;
钧达股份目前也在规划BC电池中试线。
……
随着BC电池工艺流程的缩短以及关键制造技术的突破,其量产化进程将会显著加速。“BC是多种钝化技术中最后都要走向的一个方向,要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最终都要走到BC技术路线。”隆基绿能钟宝申采访时说到。
在过去的2024年,光伏全产业链基本都陷入了亏损;进入2025年,TOPCon与BC的技术路线之争也越发激烈。不知BC能否帮助选择它的企业快速穿越这轮光伏产能错配的“寒冬”,我们拭目以待。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