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世纪新能源网、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天威英利:向左还是向右

   2008-04-25 中国企业家何伊凡43380
 

  曾经推动尚德创造财富神话的力量,将再度解放天威英利还是会成为它的枷锁?

  如同尚德之于无锡,天威英利也正成为保定这座古城的名片,关于它们的消息甚至会成为所在城市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两个企业惊人的相似:同处太阳能产业,5年来在产能规模上你追我赶;同在纽交所上市;两家公司的创始人施正荣和苗连生都对一个叫胡润的人没什么好印象,因为他们先后被拉上了富豪榜。

  然而,也许最大的共同点是它们的出身,在其命悬一线的成长期,都曾经接受过来自国有企业的注资――在光伏发电这个高投入、高风险、与政策扶持密切相关的行业中,类似做法相当普遍。但是,尚德上市后国有股东选择了退出和远离,而天威英利则陷入相反局面。

  尚德的崛起创造了一种行政之手“功成身退”的模式,天威英利是否有可能成为另一种令人遗憾的模式?

  向左走,向右走

  2004年,同样出于企业生存的必然选择,施正荣和苗连生走向了两个方向。一个离国有股东越来越远,另一个则相反。

  1987年,自部队转业6年的苗连生创建英利,最初做化妆品生意,代理羽西,之后还卖过绿色蔬菜、弱碱性电解水。在那些看似低端的商业尝试中,他已表现出日后成为出色商人的气质:精力旺盛,能游刃有余地达到目的,敢于尝试也敢于放弃。

  仅靠卖化妆品,英利已经拥有了2个亿的年销售额,苗连生却感觉“越来越没意思”。1993年,他从日本引进了一条太阳能霓虹灯生产线,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新能源概念。“那时全国做太阳能相关产业的一共没几个人,参加国际会议,同行业一共才来100来人。”苗连生向《中国企业家》回忆,此后他将多年积累的全部身家逐渐转移到光伏发电领域。

  1996年,苗连生就看准了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太阳能项目,其时尚德创始人施正荣还在澳大利亚求学。中国光伏电池项目有专项拨款,但只能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发放,作为民营企业英利当时根本没有获得贷款的机会。

  无奈之下,苗将公司重组,1998年成立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向保定高新区管委会下的一个投资公司出让60%股份。“当时与英利约好,是国有控股民营机制,我们不干涉企业经营。”保定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马学禄说。

  对了解尚德的人来说,这是相当熟悉的一幕,也正是无锡市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启动了施正荣的类似的梦想。

  1999年,英利新能源中标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四川阿坝太阳能送电到乡的承建权,其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一期工程生产线也通过初步设计,投资约1.5亿。仅靠高新区支持难以为继,苗连生去银行“化缘”,国家开发银行嫌项目太小,转给了建行。苗给建行做了大量光伏发电扫盲工作,项目仍然被毙掉了,对方理由很简单:“这个东西挺好,但你现在一年能搞两三个亿的销售吗?不能吧。”

  就在英利备感空气稀薄时,保定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天威集团出现了。2001年,天威集团旗下的天威保变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资金充沛,投向并不明确,这时集团董事长丁强发现了困窘中的英利。始建于1958年的天威集团,其时已成为中国变压器行业的新领袖,由于产量最高、品种最齐全、电压等级覆盖面最宽,其在国际上亦有一定知名度。

  与英利最初的合资,天威集团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我印象中天威集团是丁强一人力排众议,其余的人基本上没什么支持的。”天威英利副总经理王向东回忆,天威内部顾忌两点,一是英利是民营企业,二是“搞得是什么别人也看不懂”。

  2002年2月,天威保变、英利集团、北京中新立业科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方对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资扩股,股权比例为49%、45%、6%,高新区原来的股权变为债权。

  直到这时,苗连生仍比施正荣幸运,因为按照天威保变与英利集团的“君子协定”,保变不干涉经营,以类似财务投资人身份参与。而2001年施正荣接受了8家国有股东的投资后,曾与进入尚德的国有资产代表方――原无锡市经贸委主任李延人有过短暂却惊心动魄的权力之战。

  保变助阵,天威英利一期工程顺利完工,产能仅3兆瓦,这时尚德的产能达到了15兆瓦,但是双方产能的概念并不相同。自阿坝工程起,苗连生就尝试打

 
标签: 太阳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