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您觉得洗牌会怎么进行?
李继生:虽然今年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形势不错,而且市场启动也比较早,但如果正式出台的区域上网电价对投资者不具备吸引力的话,目前的恶性竞争局面可能不会有大的改观。因为光伏逆变器的供求失衡已经很严重,如果没有更大的下游需求来扭转市场格局,价格就很难企稳,有可能还会继续下滑。
价格战的结果会很惨烈,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的产品,如果这种情况不予以遏制,将带给行业非常大的损害。
尚德的破产对整个光伏行业都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如果局面得不到根本的改观,谁都有可能是下一个尚德。
逆变器行业的洗牌方式,我认为会有两个可能,一是企业原来与这个行业的关联度不大,在这个行业里的积累比较少,对这个行业的认识也不深,这类企业有可能就被直接洗掉了。另外,则有可能会因为资金问题拖垮企业,比如一些背后没有集团支持、业务也很单一的企业。还有一类企业,有一些技术实力和行业积累,但在竞争思路上可能存在问题,这类企业也会比较麻烦。
能在这一波剧烈竞争中凸显出来的企业,首先还是需要依赖技术和产品的可靠性。企业竞争最终还是产品竞争,但产品的背后,包含企业的实力、企业的底蕴与个性以及企业的管理等各个环节,不同的企业在这些方面差距很大。像长岭这样的企业,则延续了军工企业的底蕴和管理模式,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在国家发展了几十年的军工产业管理体系基础上。在我看来,不同品牌的逆变器在使用过程中,前几年的情况可能都差不多,但时间一长就会体现出差距来。
在如此严峻的竞争形势下,您认为逆变器企业还有哪些可以降低成本的空间?
李继生:对于一种相对已经成熟的电力电子产品来说,成本降低更多还是要依靠技术的进步,通过压缩原材料成本来降低成本的空间始终是有限的。但是,技术进步有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对于光伏逆变器来说,在短时间内,在软件、技术设备等方面的确还有可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成本降低,但如果想要通过革命性的创新来降低成本,则没那么容易。
逆变器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功率元件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电路拓扑的创新,依赖于控制算法的优化和创新。在早期,这些东西跟电脑芯片一样进步很快,但越往后则进步越有限。因此,光伏逆变器的更新换代,不可能像家电那么快。
我认为,未来逆变器成本下降的方向,应该是从电路集成、系统集成以及IGBT功率模块等方面入手,比如向专用IC的方向发展。
短期来看,光伏逆变器企业的成本挖潜方向,可能还是要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往精细化制造发展和向管理要效益。
长岭目前也在做一些降低成本的工作,以应对市场竞争。比如,全方位压缩各种管理费用,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对每个能拿到的销售订单进行认真评估,尽量减少货款拖欠等。我们希望有所为、有所不为,至少做到以不降低产品可靠性为前提。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