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不管有没有希望,都是要争一争的,至于争取的方式,永远都是协商解决。即将到来的中国高层的德国之行,已被业界视作中欧贸易争端的最后斡旋机会。
本周二清晨,国内多家太阳能公司的高管发现自家公司的股票竟一夜之间暴涨了近70%,引发业界一片骚动,高管们甚至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5月8日,欧盟官员对外透露,欧盟正计划对来自中国的太阳能板征收高达47%-67.9%不等的临时反倾销关税,预计于6月6日开始实施。
一面是欧盟反倾销重税来袭,一面却是在美上市的太阳能中概股暴涨,玄机何在?
追溯此次股市强震源头,竟为本周二《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该报道引述中国、美国和欧盟方面贸易官员和顾问的说法称,奥巴马政府和欧盟已经决定通过协商解决中国和欧美在太阳能产品上的“双反”案件(反倾销、反补贴),协商结果可能是要求中国制造商限制出口规模的同时提高价格,作为交换,中国的太阳能行业企业将不再被征收额外的关税。
《纽约时报》这则令人匪夷所思的报道对困境中的中国太阳能产业是个极大利好,但其真实性却存在诸多疑问。民生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首席分析师王海生说,奥巴马政府这时候突然在中欧之间的争端中表态,实属“诡异”,且并不符合美国撤销反倾销的流程,不排除是投资者与媒体共同布置的骗局。
现在来看,5月8日那则未经欧盟官方证实的反倾销重税的消息,同样值得质疑。由于征税额度大大超出了业界预期,加上接下来可能征收的反补贴关税,阿特斯阳光电力公司董事长瞿晓铧对南方周末记者称,“简直是天方夜谭”。
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有可能是欧洲部分官员故意把草案泄露给媒体,以在未来的谈判中更具话语权。实际上,5月15日欧盟委员会关于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会议并没有形成任何结果。成员国将于5月24日再次碰头,提交他们的反馈意见。英国媒体PV Magazine报道,此案于今年12月份的终裁结果可能与6月5日的初裁结果有很大差异。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欧盟官员称将征收47%-67.9%高税率的说法。
美国与欧盟贸易机构均拒绝向媒体证实上述两则报道的真实性。面对来自欧盟和美国方面真假难辨的消息,除了商务部发言人表示“该案涉及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关系到数十万人的就业,且坚决反对”之外,处于夹击的中国企业能做的努力已经不多,他们更多的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没有什么可说的”。
在整个反倾销案件中,中方始终强调一旦对华“双反”,对欧盟的伤害将比中国更大。为此,中方支持的平价太阳能电力联盟甚至委托市场咨询机构Prognos做了一份报告,报告指出,如果欧盟征收35%的关税额度,将导致欧盟第一年损失11.97万个就业岗位,若征收60%的关税,将导致欧盟损失19.37万个就业岗位。
果真如此吗?中方的论据也遭到了欧美的驳斥。
一方面,今年3月,欧洲对报告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普华永道表示,这些中方声称欧盟将减少的就业数字,居然超过了德国官方统计的行业就业岗位的总数,因此研究并不可信。
另一方面,来自美国的数据也使中方感到尴尬。此前中方最重要的反驳理由,即称反倾销将严重损害美国太阳能产业,导致美国光伏产品供应下降,价格上升。然而,美国对华征收反倾销税一年之后,戏剧性的情况发生了:美国当地的太阳能电池板价格不升反降,且2012年美国太阳能装机容量创历史纪录,达到3.31GW,同比增长76%。这些数据都使中方所宣扬反倾销将造成恶劣后果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现在来看,中方前期的舆论战和高层游说虽凝聚了国内力量,但并未对欧盟产生实质性影响——在EU ProSun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回复中,对方一再强调其掌握了中国企业存在倾销行为的充足证据。尽管这些“证据”从未被公布过。
实际上,中方手中并非没有足以扭转乾坤的大牌,只是取决于中国政府是否愿意出牌。
2012年11月,中国政府也对欧洲采取了报复性措施,宣布将对原产于美韩和欧盟的多晶硅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以挽回国际上日益失衡的产业格局。但这一利好中国光伏企业的举措却一拖再拖,此前预期中国商务部将于今年2月出台的双反初裁,因故推迟了,4月初又传出将再次推迟的消息。
分析人士指出,商务部一再推迟对欧美多晶硅双反,“估计是想看欧盟双反的初裁结果”,以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反制措施。批评者认为,中方始终没有对欧美反戈一击的举措,客观上助长了对方的气焰,加大了欧盟向中国征收反倾销重税的力度。
5月14日,上海举行了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太阳能行业展会,欧盟反倾销的高额税率成为会议期间讨论最频繁,也是最难解的议题。瞿晓铧笑称,反倾销就像是经济领域的“保钓”,不管有没有希望,都是要争一争的,至于争取的方式,永远都是协商解决。5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展开首次出访。即将到来的德国之行,已被业界视作中欧贸易争端的最后斡旋机会。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