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世纪新能源网、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章宝阳:解读出售浙江太阳谷始末

   2009-11-10 ne21.com张妍婷43100

  “听说最近国外订单又多起来了,你的太阳能公司怎样?”

  “卖了。”

  “啊?什么时候卖的?”

  “今年6月份。”

  上周六,记者偶遇半年前采访过的浙江太阳谷能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章宝阳。最近,章宝阳和几个朋友到江苏拍了块地,“虽然我暂时退出光伏产业,但前景我依然看好,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进去了。”章宝阳笑着说。身边一位当地政府的朋友插了句:“他卖得早,没亏。还有几家进入光伏产业的企业撤得晚了点,损失不小。”

  几经打听,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数据:去年9月份,海宁注册的光伏企业有10家左右,但现在只剩下3家。产能过剩?金融危机影响?“太阳谷”这3年的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答案。

  想做百年企业

  选中太阳能

  2006年,光伏产业在浙江开始流行起来。很快在产业链上的五个环节:多晶体硅料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和光伏系统应用上都有了浙江企业的身影。“当时的光伏企业是个暴利企业,高的利润甚至可以达到100倍。”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朱秘书长告诉记者。

  章宝阳也赶上了这股潮流,选择太阳能电池片开始自己百年企业的梦想。章宝阳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海宁超达经编有限公司,年产值2亿多元。“小儿子”浙江太阳谷能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出生才2年多,销售额已经是老大的2倍。

  当时章宝阳的原话这样说:“经编做了10年,产值2.5亿元;太阳能做了2年,产值5亿元。看来要做百年企业,靠经编是有难度的。”

  乌云遮日

  光伏市场萎缩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乌云正向光伏产业悄悄掩来。

  2008年10月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订单似乎一夜之间就没了。了解光伏这个产业的人都知道。由于国外对太阳能的重视,我们国家生产的光伏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而那场著名的金融风暴,遮挡了欧美的太阳,光伏设备需求迅速降温。

  而另一方面,国内对光伏产业虽然社会舆论非常高调,但实际上消费仍未带动,市场尚未兴起。所以国外的市场萎缩对光伏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在海宁,一些光伏企业原本每月有50吨左右的外销,但在10月份,一张订单都没有,看着闲着的设备和工人,老板急得团团转。

  纳斯达克梦破灭

  出售企业赶紧转航

  让章宝阳充满信心的是,“太阳谷”离纳斯达克上市已经不远了。美国一家投资银行已经签下合同愿意投资,上市流程也已经走到了审计这一步。只要在美国一上市,他的梦想也就实现了一半,坚持!

  因此,尽管眼前形势看起来不容乐观,但章宝阳依然在加大投入,“太阳谷”的第二条生产线已经进入设备调试。

  2009年5月的一天,章宝阳受到了严重的一击:为他们上市搭梯的那家美国投资银行,突然倒闭了。没了梯子,上市这条路突然变得遥遥无期。

  原材料猛跌

  囤货变成烫山芋

  “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太大了。”章宝阳说。进入这个行业后,他才发现,光伏产业特别是电池片技术更新的速度让他史料未及。“2006年投入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当时产品转换率达16%已经是很不错了。2年后,转换率达18%的已经遍地都是了。”章宝阳说,一条生产线动辄就要砸下五六千万元。除非暴利,否则完全没办法靠自己翻身。而此时太阳能行业的暴利时期已过去,而国内太阳能应用消费市场又没有及时打开。产业链的天平失衡了。

  “投入第一年销售就做到1亿元,听起来很让人眼红。但如果要发展,第二年投入就是2亿元。不是有雄厚资金实力或者上市的企业根本就吃不消。”章宝阳背上的压力突然重了。

  “去年9月份,电池片原料多晶硅价格还很高,大概是320万元/吨,当时的电池片利润也很诱人。到现在原料只要40万元/吨左右。”章宝阳说,当时看着生意好,企业囤了不少高价多晶硅,谁知道现在跌得那么惨,亏大了。

  考虑再三,章宝阳果断决定退出,出售公司。从2006年6月成立到2009年6月出售,这个曾经让他又爱又痛的“小儿子”陪了他刚好3年。“因为一直为上市做准备,设备、标准、认证都很齐全,所以没亏。”这是章宝阳唯一感到欣慰的。(作者:张妍婷)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