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单晶组件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5%迅速上升到15%。2016年第一季度,单晶回归的趋势更加明显,天合光能、阿特斯等多家企业都开始纷纷布局单晶,在市场上迎来了单多晶之战的空前爆发。2016年的SNEC展会上,乐叶光伏发布了一款低衰减高效率单晶组件——Hi-MO1,该产品的初始光衰(LID)比普通的单晶组件降低50%以上,即LID不超过1.5%,在最佳情况下可控制在1%以内,而组件全面积转换效率高达18.35%,60型功率达到300W,彻底扭转了单晶在终端市场上的竞争格局状况,此举对2016年终端市场的单晶布局扩容意义不容小觑,pv-tech在现场对隆基总裁李振国先生进行了独家专访。
完美攻坚:找到降低单晶初始光衰的绝佳途径
“乐叶改变了单晶在中国终端应用市场的格局,之前单晶在应用市场非常少,但是截止到今年的1-5月份,单晶在电站上的应用比率就差不多达到40%。”在谈到今年如火如荼的单晶市场大爆发问题上,李振国这样表示。
2016年伊始,终端市场的单多晶应用格局悄然发生变化,包括中民投、国电投、华能、华电、中广核等国内主流电站投资商,都纷纷选择投资单晶光伏电站,而背后支撑终端投资商们进行产品选择权衡的重要原因,就是单晶路线在本年度内实现的革命性成本突破,直接在系统投资上现实了更低的优越性。
据了解,经多个权威检测机构及客户实证证明,即使是在地面电站的投资中,单晶系统的单瓦投资成本已经低于多晶系统,这对电站投资商来说是颠覆性的。与此同时,单晶高度可靠、衰减更低、单瓦发电量更高、外形美观等优势,也已经被客户广泛了解和认可,这就必然导致单晶系统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预计2018年单晶国内占比将提高到50%。
单晶在以往市场竞争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衰减问题。“早期单晶发展面临最大的质疑便是开始2-3个月初始衰减较明显,在发电首年,多晶是一个直线的衰减,单晶的衰减则是拐了个弯儿,乐叶在最近的技术进步上,基本解决了初始LID,这使单晶在任何时间的衰减都小于多晶,扭转了单晶在终端应有上的最大疑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乐叶光伏组织大量研发资源研究如何降低组件初始衰减,其母公司隆基股份在此方向上也投入巨大,例如在单晶控氧环节取得重大突破。经过持续的技术攻坚,乐叶光伏终于找到了降低初始光衰的途径,最重要的是,找到了提升组件功率与降低初始光衰的完美结合点,这就是Hi-MO1诞生的根源所在。
3美分/瓦: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意义
“乐叶一直在致力于高效,刚刚发布的新品,经过3-5年的努力,会达到350W的功率,最近乐叶在高效化和抗衰减技术上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近年以来,隆基股份等单晶业界同仁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不断降低成本,使得单晶价格合理下降,目前主流单多晶硅片价差只有0.4元。根据隆基股份测算,当硅片价差不高于0.63元时,能够充分保障制造端单晶收益更高。
隆基股份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不断降低成本,提升硅片品质,并在价格方面对外做出承诺,单晶与主流多晶硅片价差最高不超过0.6元/片,单晶比主流多晶硅片价格永远每瓦低0.01元。
在新产品方面,将在2016年底,推出新一代的高效单晶硅片,其转换效率较目前提升0.2%,同时将有效降低单晶组件LID问题,帮助常规单晶电池效率突破20%。
市场爆发:份额突增靠研发突破也靠强强联合
“天合、阿特斯正在规模化的将他们的电池和组件往单晶上进行转移,结果导致硅片供应很紧张。隆基只能努力加大单晶硅片产能。”
李振国表示,从市场角度看,今年单晶已经爆发。从占比角度,需要隆基与其他单晶硅片同行在今后几年加速扩产,使供给量有保证。从价格,单晶已经领先,但是单晶的硅片产能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扩产计划中,单晶硅片产能从2015年的5GW,扩充到2016年底的7.5GW。2017年底,将扩充到12GW。到今年年底乐叶的组件产能也会超过5个GW。”
目前乐叶与华为、杜邦、新南威尔士大学院等国际知名企业、科研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目前主要客户覆盖国电投、中民投、华能、华电、招商新能源、特变电工、北控集团、中广核等主流电站开发商。
在与合作伙伴共同扩充单晶市场份额的合作方式上,李振国表示,跟国内外知名企业、研究机构进行合作,是强强联合,大家在技术上都注重技术发展,也注重技术投入,同时也拥有领先的技术成果,但是最让合作伙伴认可的是,乐叶的产品能够带来更多价值。合作伙伴之间的公司文化也建立在彼此会契合之上。
“隆基和乐叶共同的理念就是可靠、增值、愉悦,未来乐叶要做全球领先的高效单晶组件供应商。”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