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世纪新能源网、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两年投入30亿 中民投创新发力“光伏+”精准扶贫

   2017-03-13 中国财经时报网张龙采编11790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为重视脱贫攻坚战工作。四年多来,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超千万,累计脱贫已经超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为重视脱贫攻坚战工作。四年多来,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超千万,累计脱贫已经超过五千万人,成绩举世瞩目。而这份成绩单中,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生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董文标近日向记者介绍说,作为民营企业代表的中民投,成立两年来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累计投入已超过30亿元。围绕新能源产业,中民投已经成功探索出一条可复制推广的“光伏+”精准扶贫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并正在宁夏、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十多个省市区全力推进以这一模式为核心的精准扶贫工作。

牢记中央嘱托,心系人民福祉,中民投可谓不负“民生”之名。那么,民营企业践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中民投历经了哪些探索,又积累了什么样的经验。这其中的故事,让我们听董文标委员娓娓道来。

记者: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中民投为什么要大力开展扶贫工作?能否介绍一下中民投开展扶贫工作的整体情况?

董文标:作为全国工商联发起设立的国字头民营投资公司,中民投的使命就是实现民企投资报国梦。一直以来,我们都将积聚公司资本与履行社会责任紧密联接在一起,始终牢记公司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强盛因此,在公司成立之日起,我们就主动肩负起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扶贫工作。

我们所开展的扶贫工作大致分两个方面。一是从履行社会责任角度,积极开展日常性扶贫帮困工作。二是根据国家战略,以“光伏+”精准扶贫模式为核心,在打造全新清洁能源产业的同时,模式化、系统化地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在日常性扶贫帮困工作方面,我们积极协助公司所在社区的扶贫帮困工作,为所在社区的福利、教育、环保、健康等方面做贡献;我们捐助 3000 万元用于蒲公英中学这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校舍重建,改善他们的受教育环境;我们向广西和合助学基金会捐赠 300 万元,用于改善广西部分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和生活;我们还向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芭莎公益慈善基金捐赠了 50 万元,用于向云南、甘肃、河北等 17 个省市自治区的贫困地区捐赠救护车。而深入贯彻国家战略,构建“光伏+”精准扶贫模式,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从 2013 年 11 月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到 2017 年 2 月习总书记开年首谈精准扶贫时强调的“七个强化”,我们通过学习理解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变原有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输血”为“造血”,这一扶贫思路和方式的转变,为民营企业以产业发展带动扶贫工作指明方向。

有了这一指导思想,我们的扶贫工作就变得更加聚焦和系统了。我们把目光投向我国扶贫攻坚任务相对艰巨的中西部地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记者: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中民投“光伏+精准扶贫”模式?这一模式的效果如何,与其他模式的扶贫模式比较,有哪些特色?

董文标:“光伏+”精准扶贫模式,具体由“光伏+投资、光伏+投智、光伏+生态”等多元化开发模式构成,是一套扶贫“组合拳”。

新能源是中民投的三大产业特色之一,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光照资源,为光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因此,我们选择以光伏发电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以国家级贫困县宁夏盐池作为落点推进扶贫攻坚。

两年来,我们已投入扶贫资金约30亿元,并逐步探索出企业与地域相结合的特色扶贫模式。

2014 年 8 月,中民投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建设总规模超过 2000MW 的全球最大单体光伏电站。同时,我们通过“光伏+投资、光伏+投智、光伏+生态”等多元化开发模式,形成“党建引领,典型示范,产业支撑”的精准扶贫机制,将经济效益外延至社会民生领域,逐步形成了“光伏+”精准扶贫模式。

首先是“光伏+投资”。我们为盐池县 1700 户农户建设的屋顶光伏电站,目前已并网发电,让每户连续 20 年每年有 2800 元电费收入,累计为他们创收 1 亿多元。此外,我们为 74 个贫困村建设了村级扶贫电站,连续 20 年每年可支付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 3000 元,将累计创收 5 亿多元。这些电站并网后,将使盐池县 8428 户共 2.5 万贫困人口一次性全部脱贫,并帮助盐池县在 2018 年提前实现整体脱贫。 同时,我们组建中民融盐扶贫担保有限公司,为当地农户、中小微企业发展产业提供担保贷款;出资 3 亿元成立股权投资基金,用于扶持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再有就是“光伏+投智”。我们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对 868 户贫困户的房屋进行改造搬迁,使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居,配套光伏发电和带地暖的羊舍。村级电站和“美丽乡村”的集聚效应,让我们有条件为当地建设“党建基地”、“村民活动中心”,成为对农户进行党建、知识、技能以及各类脱贫致富经验传导培训的基地,有效解决“空壳村”问题。

第三个是“光伏+生态”。我们与当地合作发展特色产业,提炼特色品牌,发展全产业链,打造产业生态。比如盐池县的滩羊养殖很有特色,中民投旗下中民新能在盐池县打通“种养加工”全产业链,组建盐池滩羊集团,将当地传统散养模式变为现代化养殖,吸收农户成为产业工人,同时通过担保公司提供贷款,把农户变成股东,农户就业实现“离土不离乡”。

“光伏+生态”的扶贫模式,使原本可能成为企业“负担”的扶贫工程变成企业积极主动探索的商业模式。关键在于树立了农户的自尊自信,农户有了主心骨和底气,自立自强就有了基础;并在扶与被扶之间形成默契和互动,构筑一种共生共荣的生态。

总体来看,与国内其他领先的精准扶贫模式相比,中民投“光伏+”精准扶贫模式,不仅仅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打通当地的产供销渠道,促进农产品的集散,而是更前瞻、更创新,也更具战略性。一是推动了战略性创新产业的成长。清洁能源是全人类的未来,能源结构不合理、新型清洁能源战略产业发展滞后,是制约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的“光伏+”精准扶贫模式,把贫困地区自然条件的劣势转化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把创新产业的战略性成长与扶贫工作完美结合,几乎实现了变废为宝。二是推动了农业地区向城镇化工商业地区的整体转型。通过我们光伏电站的建设和产融结合思路的引导,贫困地区整村整县的农业人口将转变为新型清洁能源行业的新型产业工人,整个农业地区不仅会脱贫致富,更会在新型产业理念、信息和技术的引领下,实现向城镇化、工商业化的转型。三是具有节能环保、可持续等显著的多重社会效益。2016 全年,我们在宁夏、河南、山东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投资的近30个光伏项目,总规模超过3GW,这些项目在发展产业、消除贫困的同时,还减少近 60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相当于 3273 万颗大树全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记者:中民投探索出的“光伏+精准扶贫”模式,是否能在全国其他地方推广复制?

董文标:去年 8 月,全国工商联王钦敏主席到我们宁夏的项目调研,高度肯定了中民投“光伏+精准扶贫”模式,并表示可在全国推广复制。目前,“光伏+精准扶贫”模式在陕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全面铺开。比如,我们与宁陕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当地推进光伏扶贫、光伏旅游等项目;我们在河北保定实施了光伏富民项目,目前业务已相继覆盖保定市满城区、高阳县、安新县及涿州市等;我们与内蒙古兴安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光伏+现代农牧业综合示范园区”,在光伏扶贫事业、现代农牧业产业链、旅游资源开发以及 PPP 项目等领域展开合作,助兴安盟实现精准脱贫。按照“光伏+”精准扶贫模式,通过“光伏+投资、光伏+投智、光伏+生态”等这一整套扶贫“组合拳”,我们已在全国十多个省份建成 20 多个电站以及重点支持的产业扶贫项目,直接和间接推动当地就业岗位 10000 多个。实践证明,这一精准扶贫模式已经成功实现了目标,为当地居民实现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下一步这一模式将继续在有关地区推广,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的功能,为落实中央的精准扶贫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