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顺义区天竺空港工业区的一个空旷厂区内,一排整齐的钢架槽形抛物面集热器正“吮吸”着正午的太阳热能。热能聚集在含有特殊油质的吸热管上,将油加热到400摄氏度,热量再将水加热为水蒸气,进而驱动一台涡轮发电机发电。
近日,由北京中航空港通用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这套“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成套设备样机成功发电,使我国独立建造大规模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成为可能。
据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介绍,进入“十一五”以来,随着国家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相关技术发展迅猛。其中,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最为成熟。
中航通用通过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进行合作,实现了太阳能集热系统从技术到生产的完全国产化。成本低廉的太阳能对日跟踪驱动系统和具有强化换热功能的线聚焦强化集热管系统的重大突破,大大降低了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成本。
“槽式热发电仅增加太阳能集热器部分,综合考量技术与环境等因素,其经济性和发展前景完全能与普通火力发电竞争。”中航通用公司副总经理张志明表示,利用国产设备建造一个50兆瓦大小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设备投资在1.5万元/千瓦左右,远低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性价比较高,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乐观。
然而,业内也存在担忧。相对于其它新能源技术,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尚属“新兵”,究竟能否顺利产业化还需要实践检验。同时,该技术在国内刚起步,还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可供考量和检测,易造成无序发展。
中航通用正在积极与一些检测机构和行业组织接洽,进行设备专业检测定性,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同时,也在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化基地建设,逐步走向规模化生产。
0 条